2017~2018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同步训练

年级:七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海南岛是我国著名的避寒胜地,其主要原因是(      )

A . 四周是海洋 B . 纬度位置偏低 C . 地势低 D . 受季风影响
2、我国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要成因是(      )


A . 迎风坡降水多的缘故 B .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C .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D . 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3、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 . 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 B . 局部不断发生战争 C . 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 D .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4、拉萨和重庆纬度相近,气温相差很大,其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 B . 海陆 C . 地势高低 D . 季风
5、读安第斯山脉南段图及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地形因素 C . 海陆分布 D . 太阳辐射
6、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 . 降水方面 B . 气温方面 C . 天气方面 D . 地形方面
7、读“我国某地示意图”。夏季A城市比B城市气温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因素 D . 人类活动
8、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的原因是(    )

A . 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 B . 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 C .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 D . 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
9、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峰”,主要原因是(    )

A . 海陆分布 B . 人类活动 C . 地球运动 D . 地形地势
10、“青藏高原盛夏寒”是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

A . 纬度 B . 海陆 C . 地势高低 D . 人类活动
11、下列生活行为,不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

A . 上学、放学轿车接送 B . 衣服尽量手洗,很少用洗衣机 C . 充电器不用时及时拔下插头 D . 尽量少使用空调
12、下列气候特点或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 . 青岛避暑胜地——地形因素 B .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地球的运动 C . 山前桃花山后雪——纬度因素 D . 海南岛终年如夏——海陆位置
13、关于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般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 . 降水不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只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C . 降水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在低纬度比较明显 D . 同一纬度地带,接受太阳光热相同,气温完全一致
14、下图为小明验证影响气候的因素所做的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小题。

(1)此实验验证了下列哪种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

(1)
A . 纬度因素 B . 地形因素 C . 海陆因素 D . 季风因素
(2)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2)
A .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 . 陆地气温日较差大,海洋气温日较差小 C .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D . 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15、造成下图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因素 B . 季风因素 C . 纬度位置 D . 海陆位置
16、人们把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做雪线。不同纬度高山的雪线高度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 . 地势的高低不同 B . 土壤的肥力不同 C . 热量的纬度差异 D . 植被的覆盖差异
17、下图是小华画的等温线图,如果图中温度差异只考虑受地形影响,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处是山顶,甲处是盆地 B . 丁处是陡坡,丙处是缓坡 C . 乙处是盆地,甲处是山顶 D . 丙、丁两处无法判断坡度陡缓
18、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结合图3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周年往返路径示意图、图4光照图,完成小题。

(1)奥运会期间,青岛昼夜长短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昼变长夜变短,昼长于夜 B . 昼变短夜变长,昼长于夜 C . 昼变长夜变短,昼短于夜 D . 昼变短夜变长,昼短于夜
(2)图4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3中的(    )

(2)
A . ①点 B . ②点 C . ③点 D . ④点
19、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降水量b>d,气温a>b B . 降水量d>b,气温c>b C . 降水量a>c,气温d>c D . 降水量d>c,气温d>c
20、读亚欧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据图回答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①②两地年平均气温比③④两地高 B . 当④地高温多雨的时候,③地也是高温多雨 C . 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都比⑤地大 D . ①②两地的气温年较差都比⑤地大
(2)影响②④两地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为(    )

(2)
A . 纬度因素 B . 地形地势 C . 人类活动 D . 海陆因素
21、

读下图,完成小题。


(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1)
A . 海陆位置 B . 纬度位置 C . 地形因素 D . 人类活动
(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甲地为沙漠景观 B . 乙山顶终年积雪 C . 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 . 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22、根据下面图表完成以下问题:

地点

一月均温

七月均温

4℃

29℃

12℃

26℃

3℃

15℃

(1)图中A,B,C与表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

(1)
A . A—①、B—③、C—② B . A—①、B—②、C—③ C . A—②、B—③、C—① D . A—③、B—①、C—②
(2)A,C两地在气温上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    )

(2)
A . A地气温高于C地气温 B . A地气温低于C地气温 C . A地气温年较差大于C地 D . A地气温年较差小于C地
(3)造成A,C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3)
A . 距海远近不同 B . 纬度略有差异 C . 地势高低不同 D . 植被状况不同
23、读某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小题。

(1)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减小了污染的范围 B . 提高了市区的温度 C . 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 . 降低了市区的污染程度
(2)可以减弱“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

(2)
A . 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 B . 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 C . 在市区增加绿地面积 D . 在郊区建设工业园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跨东西半球的是      

(2)将三块阴影所表示区域的面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4)地球绕日公转时,      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之间移动。

(5)图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一年内四季更替明显的是      ,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6)6月10日,山东潍坊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