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史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9小题)

1、记者2014年10月11日从农业部获悉,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稻第四期攻关项目获得重大突破,创造了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我国古代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

A . 山顶洞人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2、“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

A . 削弱了王国势力 B . 促成了“文景之治” C . 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 . 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3、“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    )

A . 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 B . 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C . 这一时期正式形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4、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 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依此指出清政府所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含义是(    )

A . 完全禁止海外贸易 B .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 . 只是禁止对英贸易 D . 对外自由开放
5、

2015年1月15日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纪念日。右图是遵义会议会址,这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 . 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 . 确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方针 C .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D . 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

下图这根小竹竿是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内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它虽然只有一米多 长,却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 3 省 88 个城镇的地名,生动描 绘了支前英雄唐和恩(莱阳市西陡山村人)和浩浩荡荡的胶东支前民工支援解放战争的路线图。下面与材料描述不相符的是(    )

A . 由材料判断唐和恩支援过淮海战役 B . 人民群众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 . 所支援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D . 所支援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7、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从事一项严格保密的工作。当妻子问及工作性质时,他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邓稼先奉献了一生,实现了(    )

A . B . C . D .
8、“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古用今,表达了依法用权的决心。寻古问今,请回答小题。

(1)

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主要用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下图所示中,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1)
A . 丞相 B . 御史大夫 C . 太尉 D . 郡守
(2)

下图是某部法律文献的内容摘录。据此判断,该部法律文献是(    )

(2)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1787 年宪法》
9、“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七七事变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九一八事变
10、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审议,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南京大屠杀 D . 台儿庄战役
1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 ②德国突袭波兰 ③诺曼底登陆 ④攻克柏林战役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②③①④
12、历史人物是历史长河中最鲜活的元素。下列人物和事件搭配错误的是(    )

A . 但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 哥伦布—新航路开辟 C . 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 D . 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
13、

1825年9月,斯蒂芬森设计制造的火车机车(如图)正式试车。为该车提供动力的是( )

A . 发电机 B . 蒸汽机 C . 电动机 D . 内燃机
14、

下图反映的是巴黎公社成立的情景。它的成立标志着(    )

A .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B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的诞生 D .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5、保罗·肯尼迪在谈到国家的发展时说过这样一种观点:“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如侵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为它付出的巨大的代价所抵消。”以下国家的发展史不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

A . 1799——1814年的法国 B . 1933——1945年的德国 C . 1936——1945年的日本 D . 1941——1945年的苏联
16、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是某学习小组在历史课上设计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历史课的主题是(    )

A .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 . 第三次科技革命 C . 亚非拉独立和振兴 D . 经济全球化趋势
17、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他“悔恨”的直接原因是(    )

A . 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 B . 他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C . 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 . 他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18、2015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这对促进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古今中外,维护国家统一为历代政府所重视。请回答小题。

(1)

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    )

(1)
A . 西藏 B . 东北 C . 新疆 D . 台湾
(2)在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这次内战中……拥有道义和价值观优势的北方取得了胜利。战争中,林肯总统通过哪部法律文献,扭转了战局,最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2)
A . 《独立宣言》 B . 1787年宪法 C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 《国家工业复兴法》
(3)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3)
A . 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B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 . 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9、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等亚非国家领导人齐聚雅加达,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作为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体现了国际关系和国际规则的深刻变化。请回答小题。

(1)周恩来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魂”,他所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在当时起到的重要作用是(    )

(1)
A . 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 促成了“双十协定”的签订 C . 为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基础 D . 为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基础
(2)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通过贩卖黑人奴隶、掠夺资源,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二战后,非洲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    )

(2)
A . 印度独立 B . 埃及独立 C . 纳米比亚独立 D . 古巴独立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正从历史深处走来,顺应了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从古至今,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不断延伸,传播着文明和友好。

【文明交汇】

材料一: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古代丝绸之路)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经贸繁荣】

材料二:时间转回宋代,……那些满载着中国瓷器和丝绸的商船,从广州或泉州出发后,经南海海域,运送到菲律宾、占城、波斯湾等地,再由波斯商人把这些中国商品销往西亚各地甚至欧洲。

【航海壮举】

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1)这一“主轴”展开于中国哪一朝代      ?请将下列文化成就与所属地区文明对应起来,然后把相应的英文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

①造纸术的发明                   A.恒河文明

②佛教的创立                     B.黄河文明

③《荷马史诗》                   C.两河文明

④《汉谟拉比法典》               D.希腊文明

(2)

材料反映了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鼎盛。请将下列知识卡片填写完整。

(3)材料中体现的平等交往、互惠贸易的方式,在当时有何积极的作用?

2、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2015年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是人类历史的鲜明主题,每一次改革都引人深思。

【破旧立新】

材料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

【勇往无畏】

材料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民富国强】

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1)改革必然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商鞅变法中最直接触动旧贵族“奶酪”的措施是什么?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又是什么?

(2)改革需要大无畏的勇气。谭嗣同因为哪次变法而从容就义?揭开这次变法序幕的事件是什么?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高等教育方面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你认为是什么?

(3)【顺势而为】改革通常由问题倒逼而生。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改革名称

面临问题

措施

性质

洋务运动

内外交困

①以“自强”为口号,兴办近代A      

以“B      ”为口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②创办近代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封建统治者的

自救运动

1861 年改革

C      盛行;

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

①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自由

③农奴可获得一块份地,但须赎买


D      

(4)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观察上表,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的召开促进了新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做出了哪些重大决定?

3、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屈辱沧桑】

材料一:仔细阅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革命风潮】

材料二: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

——《孙中山陵寝设计的背后秘密》

【独立自主】

材料三: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壮丽篇章】

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1)上面三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图一中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哪一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图三“缠满绷带的病躯”所反映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在组织创立、指导思想、革命结果等方面的哪些活动和功绩“唤起了民众”?

(3)材料三中“民族独立”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建国初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两大运动是什么?

(4)改革开放后,引领中国最终走向“民富国强”的科学理论是什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90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4、

随着美国大搞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美日同盟日趋强化。历史上,美日之间时敌时友,对亚太乃至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日之战】

材料一:下面三幅图片均为历史上日本与美国涉及舰船的历史事件

【美日之争】

材料二: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美国、日本)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美日之盟】

材料三:美国、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1)图一美国舰队的闯入后,日本民族危机严重,引发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变革?变革前后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二、图三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意味着二战进程发展到怎样的阶段?

(2)据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九国公约》签订后,“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为什么?

(3)图一,二反映出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请问50年代初,美国哪些举措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图二、三日本、西欧实力的增强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和世界政治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