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2小题)

1、

读美国某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题.

(1)下列年份中,该市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1)
A . 1840 B . 1890 C . 1920 D . 1950
(2)关于该市人口数量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该市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B . 该市人口总数持续减少 C . 总体上看该市人口增长率先上升,后波动下降 D . 该市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
2、

某省2013年人口总量2443万,城镇人口1452万(外来人口有520万),农村人口991万.如图为该省部分人口资料图,读图回答下题.

(1)目前,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为(  )

(1)
A .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C .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 .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2)该省农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高于城镇,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

(2)
A . 人口政策 B . 医疗条件 C . 人口流动 D . 经济水平
3、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题.

(1)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最不明显的城市是(  )

(1)
A . a城市 B . b城市 C . c城市 D . d城市
(2)关于d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B . 养老服务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C . 劳动力不足,容易出现用工荒 D . 要注意发展一些需工较多的轻工业,以平衡男女就业比例
4、

“单独二胎”政策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如图为我国2013年末人口年龄结构图(注:图中比例表示该年龄段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数量的比),据此回答下题.

(1)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重大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B . 平衡男女比例失衡 C . 克服独生子女问题 D . 提升家庭幸福指数
(2)此项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

(2)
A . 降低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B . 使得人口增长模式转型 C . 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D . 加剧性别不均衡状况
5、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读某城市玫瑰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回答下题.

(1)综合考虑自然和经济因素,该城市①~④工业企业安排最合理的是(  )

(1)
A . B . C . D .
(2)关于该城的规划发展叙述,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  )

(2)
A . A地处河流上游,环境优美,适于开发高档住宅区 B . B处交通通达度高,一定为该城的中心商务区 C . C处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结合,规划为该城的仓储物流区 D . D处土地预留空间大,可规划为城市新区
6、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如图),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读图回答下题.

(1)影响哥本哈根城市“手指规划”方案的因素是(  )

(1)
A . 环境 B . 地形 C . 市场 D . 交通
(2)“手指规划”方案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  )

(2)
A . 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 B . 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 C . 商业区,方便居民购物 D . 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
7、

如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区可扩展到(  )

(1)
A . 一环路 B . 二环路 C . 三环路 D . 环城路
(2)近年该市大型超市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市中心人口减少     

②市中心交通拥堵

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2)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④
8、

如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回答下题.

(1)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苏州与绍兴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B . 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 C . 南京和绍兴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 D . 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被南京覆盖
(2)下列关于该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2)
A . 该区域城市化进入了后期成熟阶段 B . 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C . 城市化发展带动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 D . 出现了人口大量迁往乡村的逆城市化现象
(3)目前上海的人口容量已接近极限,影响其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3)
A . 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 B . 地区开放程度 C . 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D . 科学技术水平
9、

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A处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1)
A . 乳畜业 B . 混合农业 C . 大牧场放牧业 D . 水稻种植业
(2)利于图中B处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2)
A . 洋流 B . 降水 C . 海陆位置 D . 光热
10、

某城市地处平原,读该城市及其郊区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回答下题.

(1)该城市所处平原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可能是(  )

(1)
A . 商品率低 B . 科技水平低 C . 产品主要供应当地市场 D . 小农经营
(2)图中甲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2)
A . 中心商务区 B . 居民住宅区 C . 科教文化区 D . 工业区
11、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景观图,回答下题.

(1)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甲区域可借鉴的生产模式是(  )

(1)
A . 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B .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C . 西欧的乳畜业 D . 长江流域的季风水田农业
(2)近年来,乙地基塘农业桑基演变为花基、养鱼演变为养甲鱼,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
A . 交通 B . 科技 C . 政策 D . 市场
12、

读我国部分优质农产品基地分布图,回答下题.

(1)甲、乙两地均为我国重要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1)
A . 甲地位于黄河河谷地区,冬季气温较高,露天蔬菜仍可正常生长 B . 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且纬度较高,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病虫害少 C . 乙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冬季热量较丰富,满足蔬菜生长 D . 乙地纬度低,冬季光热充足,距海近,灌溉便利,利于蔬菜生长
(2)图中丙、丁两地均为我国的优质鲜奶生产基地,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2)
A . 丙:原料 丁:技术 B . 丙:原料   丁:市场 C . 丙:劳力 丁:市场 D . 丙:政策    丁:交通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

读我国2000年及2010年人口统计资料图,回答问题.

(1)据图描述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

(2)最近有媒体报道,一些省份已适度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单独二胎”.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3)据图分析城乡人口比变化的特点及影响.

2、

读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如图1)及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化图(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有哪些特点?

(3)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试分析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3、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住宅区内楼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计划将所有工业迁往规划工业区,试分析原因.

(2)现拟在①、②、③三地中选择一处布局高级住宅区,请选择最佳地点并简述其理由.

(3)住宅区内部的楼房布局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布局的优势.

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A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并分析其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

(2)B地是美国蔬菜、水果、花卉等的专业化生产基地.结合表中该地的气候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该商品农业基地的有利的气候条件.


1月

4月

7月

10月

年平均


气温(℃)

18.7

19.7

24.1

23.6

19

日照:325天

降水量(mm)

61.0

18.3

0.3

8.6

319

雨日:35天

(3)C地是美国著名的乳畜带,试分析该地适合发展乳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5、

读我国某区域局部图及该地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

(1)说出该地区西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述该地此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2)该地区东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3)近年来我国稻米出口面临东盟国家的竞争,结合我国稻米生产的特点,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