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下学期初一历史期末模拟卷(二)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9小题)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叶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下列文物可以用来研究哪一地区的边疆治理的历史( )
秦刚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如下图所示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
①李冰主持修筑了都江堰
②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③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④宋应星编著了《天工开物》
二、判断题 (共6小题)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图正确反映了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
三、填空题 (共3小题)
四、综合题 (共3小题)
材料一: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材料二: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一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三: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
一一摘自七下历史
请回答:
材料一: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材料三: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材料四: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五: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一: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