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六节 物质的分离 同步训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 .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 .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D .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2、

20℃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20℃,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

A . 小于3克 B . 等于3克 C . 大于3克  D . 大于等于3克
3、①中和法 ②氧化还原法 ③沉淀法.其中可用于处理污水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4、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2+ , 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欲采用化学法除去有害成分,最好的方法是(   )
A . 过滤法 B . 混凝法 C . 中和法 D . 沉淀法
5、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最适宜的化学方法是(   )
A . 沉淀法 B . 混凝法 C . 氧化还原法 D . 氧化还原法和沉淀法
6、下列物质不属于结晶水合物的是(   )
A . 食盐 B . 石碱 C . 胆矾 D . 明矾
7、如图是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克A和80克B固体中各加水150克,加热溶解,同时蒸发掉50克水,冷却至T1℃,这时(   )

A . 二者均有晶体析出 B . 只有A析出有晶体析出 C . 只有B析出有晶体析出 D . 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硫酸铜晶体是蓝色的 B . 形成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 C . 晶体通常没有规则的形状 D . 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长”,变成较大的晶体
9、将70℃的硝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硝酸钠的溶解度不变 B . 溶液的质量不变 C . 溶剂的质量不变 D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10、能用过滤法将下列各组中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离的是(   )
A . 氧气和二氧化碳 B . 食盐和沙子 C . 食盐和蔗糖 D . 二氧化锰和碳酸钙
11、晓燕在实验室过滤浑浊的天然水的过程中,她一直使液面的高度高于滤纸的边缘,则该操作最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A . 滤纸被弄破 B . 过滤后的水仍有许多杂质 C . 过滤后的水变为纯水 D . 过滤后的水十分清澈
12、分离下列混合物时,用到过滤操作的是(   )
A . 果汁和果渣 B . 铁粉和铜粉 C . 蔗糖和食盐 D . 酒精和水
13、下列关于过滤实验操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此实验中用到的所有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 B .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能留有气泡,以防影响过滤速度 C .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 . 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防止飞溅
14、过滤、蒸发操作中都需要使用的仪器的是(   )
A . 蒸发皿 B . 烧杯 C . 酒精灯 D . 玻璃棒
15、在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   )
A . 漏斗 B . 烧杯 C . 酒精灯 D . 玻璃棒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

如图是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①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

②a点的含义是       ;

③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        的方法.

2、过滤法一般适用于            的分离;

3、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或将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分      ),已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以      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4、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A.带铁圈的铁架台B.酒精灯C.漏斗D.玻璃棒E.量筒F.烧杯

实验过程中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如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试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D      
(2)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装置安装存在一处的错误是      ,这样安装会出现的后果是      
(3)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要求写出两条).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

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用来得到纯净的盐(不考虑可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上图有标号的仪器名称分别是a      ,b      


(2)操作②的名称是      ,玻璃棒的作用是      


(3)操作③中看到      时,停止加热.

2、简述在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请用化学观点解释上述说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六节 物质的分离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