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6章第3节电阻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共15小题)
1、下列所举的实验仪器中,能直接测量电阻的实验仪器是()
A . 电流表
B . 电压表
C . 多用电表
D . 电能表
2、两条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相等的铜导线,串联在电路里,则粗的铜导线()
A .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B .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
C . 通过的电流要大
D . 通过的电流要小
3、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小李发现实验器材中金属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一些实验探究活动,其中他不可能完成的是()
A . 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 . 探究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 . 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 . 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4、ab和cd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端导体(Sab<Scd),将它们并联后连入电路中,这两端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是()
A . Uab>Ucd , Iab<Icd
B . Uab=Ucd , Iab>Icd
C . Uab<Ucd , Iab<Icd
D . Uab=Ucd , Iab<Icd
5、在学习电阻时,某小组同学分别把长度和粗细都相同的铜、铁、铝(ρ铜>ρ铁>ρ铝)长导线接在同一电源两端,测得通过它们的电流如图所示,以下假设最合理的是()
A .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种类有关
B .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密度有关
C .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D .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6、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 . AB段电阻大,电流小
B . BC段电阻大电流大
C . AB段电阻大,电流与BC段相等
D . BC段电阻大电流与AB段相等
7、有长、宽不同,但材料、厚度均相同的四个矩形金属电阻,如图所示.将这四个电阻分别接在相同的电路中,则闭合开关后电流表读数最大的是()
A .
B .
C .
D .




8、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根据公式R=
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决定导体电阻的大小
B . 当温度一定时,长度不同的两条镍铬合金导线,它们的电阻相等,则长度较长的导线横截面积较大
C . 忽略温度的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
D . 忽略温度的影响,两根长度相同的铝导线,电阻一定相等

9、一根铜导线的电阻为R,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变为4R,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A . 将铜导线对折起来,接在电路中
B . 将铜导线用拉丝机拉长至原来2倍
C . 将同样长,同样粗的铝导线代替铜导线接在电路中
D . 将两根相同的铜导线连起来
10、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测得导体电阻为20Ω.如果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V或0V时,导体的电阻为()
A . 40Ω,20Ω
B . 20Ω,0Ω
C . 20Ω,20Ω
D . 40Ω,0Ω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改变时,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也随着改变
B . 用不同的导体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得到的结论都一样
C . 相同的电压加在电阻不同的导体两端,电流一定不同
D . 同一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也越大
12、一导体两端电压是3V时,导体的电阻是12Ω,断开电源使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为()
A . 0Ω
B . 12Ω
C . 6Ω
D . 4Ω
13、下列单位中,不是电阻单位的是()
A . Ω
B . V
C . kΩ
D . MΩ
14、一段导线均匀拉长为原来的2倍,则导线的电阻将()
A . 是原导线电阻的2倍
B . 是原导线电阻的
C . 是原导线电阻的4倍
D . 是原导线电阻的


15、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导体甲和乙对应的电流、电压的关系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 . 甲导体的电阻比乙的大
B . 乙导体的电阻比甲的大
C . 甲、乙的电阻一样大
D . 无法比较甲、乙的电阻大小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5小题)
1、若将电流与电压的比值
定义为一个新的物理量.该物理量的数值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 (选填“大”或“小”).若将新物理量取名为“电导”,符号取为“G”,则电热功率与电压的关系式可以写作:P= (用“G”和“U”表示).

2、如图所示,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和铁丝分别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这个现象说明了 .
3、小东同学在做课外小实验时,需要10Ω的电阻一个,但实验室里没有10Ω的电阻,实验室里有1.2m长的电阻丝,经过测量,这根电阻丝的电阻为30Ω,则他可以在这根电阻丝上截取 cm长的一段就可使用.
4、1KΩ= Ω= MΩ;500Ω= KΩ= MΩ.
5、照明白炽灯的灯丝断了一截,把两段灯丝搭接上后仍能使用,则搭接后灯丝的电阻将变 ;接在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将变 .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共5小题)
1、某实验小组探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他们取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拉直连接在A、B接线柱上,在金属丝上安装一个可滑动的金属夹P.实验室还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电压3V)、滑动变阻器(20Ω,2A)、刻度尺、开关和导线若干.
(1)为了测量AP段的电阻R,他们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还没有连接的一根导线接上,使电路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变阻器的最 (选填“左”或“右”)端.
(3)某次实验中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2.0V,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此时金属丝的电阻R= Ω.
(4)实验中移动金属夹P,分别测得AP段的长度上和对应的电阻值R,数据如表:
L/cm | 15 | 30 | 45 | 60 | 75 |
R/Ω | 2.5 | 5 | 7.5 | 10 | 12.5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R与L的关系是 .
(5)王小强同学认为,由于电源电压没有超过电压表所选量程,因此在闭合开关前,可以将变阻器的滑片置于任意位置.你认为他的想法 (填“是”或“不”)正确,说明理由: .
2、某实验小组探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他们取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拉直连接在A、B接线柱上,在金属丝上安装一个可滑动的金属夹P.实验室还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电压3V)、滑动变阻器(20Ω 2A)、刻度尺、开关和导线若干.
(1)为了测量AP段的电阻R,他们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
(2)某次实验中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2.1V,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I= A,此时金属丝的电阻R= Ω.
(3)实验中移动金属夹P,分别测出AP段的长度l和对应的电压电流值,并计算出电阻值R,其中l和R的数据如下表:
L/cm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R/Ω | 2.1 | 2.8 | 3.5 | 4.2 | 4.9 | 5.6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
(4)小军同学认为,由于电源电压没有超过电压表所选量程的最大值,因此在闭合开关前,可以将变阻器的滑片置于任意位置.你认为他的想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3、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晓彤和小雪进行了类比猜想:
(1)晓彤的类比依据是:长度相同的水管,管子粗,阻力小.由此晓彤的猜想是 .
(2)小雪猜想:导体越长,它的电阻可能越大.小雪猜想的类比依据是 .
4、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器材如图,其中1、3为锰铜丝,2、4为镍铬丝,它们中的第3根横截面积为2S,其它根横截面积为S.
(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将导线 和导线 先后接入电路A,B两点间.
(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将导线 和导线 先后接入电路A,B两点间.
(3)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 的关系,应将导线1和导线 先后接入电路A、B两点间.
5、如图所示,木板上有两条长度与横截面积均相等的金属丝.AB是镍铬合金丝,CD是锰铜丝.将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通过观察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从而得出相对应的结论.那么这个实验装置探究的问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