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同步训练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 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 性质: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 用途: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作气体燃料 D . 危害:CO2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CO会形成酸雨
2、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 B . 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 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D . CO和CO2都能溶于水
3、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图中固定玻璃管的仪器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丁处氢氧化钠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可检验乙处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B . 乙处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 丙装置的作用是收集二氧化碳 D . 甲处发生的反应中,二氧化碳作氧化剂
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 .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 , 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 . 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 . CO可用于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5、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 B . 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形成酸雨 C . 它们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 . 自然界里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
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目的是(   )
A . 制取并收集氧气   B . 量取35mL液体 C .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 . 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C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 D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 用白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 . 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 . 为预防骨质疏松症可以补铁 D . 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煤炉旁放一盆水
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 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 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 . 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一氧化碳可用作气体燃料 D . 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一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10、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A . 一氧化碳 B . 黄曲霉素 C . D . 甲醛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

如图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装置.该反应利用CO的还原性,将Fe2O3中的铁还原出来.

(1)写出高温条件下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过程中,常在装置图末端的导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灯焰处于导管口),这样做的目的是       .

(3)通过B装置可检验A中的生成物含有CO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此实验中,我们还认识到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的不同.

①请写出其中的一点       .

②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

“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2)除去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把混合气体点燃

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一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看起来与氧气很相似,其密度略小于空气.它的主要用途是作燃料,但它作燃料时一旦泄漏会使人中毒,所以使用它时要特别小心.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物理性质       

(3)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雪碧中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猜想:雪碧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用注射器抽取一定的雪碧,上下振荡,然后将液体部分挤出,收集到一注射器的气体,问: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其为二氧化碳: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收集一注射器的CO2 , 然后将该气体缓慢的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后(图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发现:

①棉球2和3均不变红,这是因为:       

②棉球4比1先变红,说明:       

③棉球1也变红的原因是:       

(3)该小组还注意到:打开雪碧瓶后,立即能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多少与       因素有关.

5、碳和碳的氧化物,是自然界庞大的家族,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要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写出一点即可)

(3)北宋画家张择端用墨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       .

6、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取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      

7、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名称是      

(2)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由于它们的       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用点燃的方法鉴别它们时,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是:Ⅰ.检查气密性;Ⅱ.装药品,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Ⅲ.加热左边酒精灯,使其充分反应;Ⅳ.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恢复到室温.

①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加热前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③右边的酒精灯在实验步骤      前点燃(填实验步骤的序号)(点燃前已对气体验纯).

9、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      组成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的原因是      ;防毒面具中常用的滤毒剂是      ,舞台上出现云雾缭绕的情景,通常用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有机物的种类繁多,现已知草酸(H2C2O4)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为:H2C2O4 CO↑+CO2↑+H2O;请你用下图甲、乙装置(图中a,b为活塞开关,分离、干燥前未打开),对生成的CO和CO2进行分离并干燥.供选用的试剂有稀硫酸、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甲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乙中盛放浓硫酸,其作用是      
(2)首先,打开活塞a,让混合气体通过甲、乙装置,能分离出一种气体,此时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有一名同学想测定分离出来的CO气体的体积,请帮助该同学从上图A,B,C 三个装置中选择一个合理的量气装置      
2、现有十种物质:①干冰 ②活性炭 ③生石灰 ④甲烷 ⑤硝酸钠 ⑥酒精⑦硝酸⑧氢氧化钙⑨磷矿粉⑩浓硫酸.请按下列要求用序号填空:
(1)可用作氮肥的是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5)可作冰箱吸附剂的是      
(6)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      
3、根据下列甲、乙图示和相关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该元素原子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个电子.
(2)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      (选填“上层”或“下层”)蜡烛先熄灭,该实验都能得出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      
(3)最近,我国科学家宣布在南海成功开采可燃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能持续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外观像冰,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它主要以甲烷水合物(CH4•8H2O)的形式存在,其中它的主要可燃成分是      (填化学式)
4、常温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A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C中有气泡,溶液颜色      

四、探究题(共2小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图:

(1)甲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为      

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      

(2)乙装置:

①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      

②若生成H2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丙装置:

若锥形瓶中盛满CO2 , 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      

2、碳和碳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请回答:

(1)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常见的碳单质,其物理性质相差很大的原因是      
(2)下列是有关C、CO、CO2三种物质的说法: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可以燃烧

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⑤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g和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