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6小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耕(chuò)      素(gāo)      倾(tuí)      存(xù) B . 恨(chàng)     色(ráo)      鸿(hú)       然(fó) C . (jué)       崩(cú)       社(jì)       罚(zhì) D . (zōu)       休(qìn)      夜(sū)       除(rǎng)
2、下列各选项的两句话中都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将军身被坚执锐  为天下唱 B . 卜者知其指意  以光先帝遗德 C . 秦王不说      仓鹰击于殿上 D . 故不错意也    以咨诹善道
3、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国可乎(为……而死)     秦王色(屈服) B . 楚人之(爱戴)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表示处理事务速度慢) C . 此诚危急存亡之也(时)   沙场秋点兵(战场) D . 天所以资将军(大概)   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塞忠谏之路也      祭尉首 B . 欲信大义天下      然侍卫之臣不懈 C . 挟天子令诸侯     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D .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用课文原句填空。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意思一致。

(2)温庭筠的《望江南》绮丽清新,其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痛苦的名句是: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豪迈奔放,其中抒写词人要为国效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4)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句子是: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豪放壮美,其中抒发词人一生中的壮志与抱负,并发出无尽感叹的句子是:                  

(6)李清照的《武陵春》愁苦凄惨,其中词人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具体化、形象化的句子是:            

6、2016年4月25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幼子、梅派传人梅葆玖先生因病在京去世。为了缅怀梅先生,同学们围绕着“走近梅氏父子,弘扬京剧文化”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梅氏风华】小华收集到以下有关梅氏家风的资料。请你仔细阅读,说说梅氏家风体现在哪四个方面?

材料: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家族文化风格。当时,戏剧界流行子承父业,梅兰芳却认为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观众一样,应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梅葆玖拜师学艺时,梅兰芳言传身教:“吾敬我师是本分”。梅氏父子在艺术上始终致力于继承、弘扬京剧文化;在生活中待人接物谦和大度。

(2)【梨园风采】小采在网上搜到明代京剧脸谱摹本,了解到京剧表演中经常用脸谱象征人物的性格、品质,甚至角色和命运。请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再选定与之相配的脸谱,陈述理由。(要求:参照示例,结合某一情节)

备选人物:孙悟空、李逵、武松、关羽

示例:我选择张飞。我认为张飞适用黑色脸谱。因为他非常勇猛,曾带领少数人马,战胜曹操大军。

图片_x0020_3

(3)【铮铮风骨】小铮向同学介绍了梅兰芳先生的故事。结合材料一、二,谈谈梅兰芳先生“气节”的具体表现。

材料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二: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梅兰芳蓄须明志,罢歌罢舞,不为日本人和汉奸演出。他对友人说:“别小瞧我这一撮胡子,它可大有用处呢。日本人要是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唱戏,那么,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了。”后来日本人找上门来,梅兰芳便注射针药,让自己发起高烧,坚决拒演。

二、阅读理解(共5小题)

1、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题目。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怎样的心理?

2、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题目。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②发闾左戍渔阳      

(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②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
A . 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 B . 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做了“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 C . “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 . 选文善用极为丰富精练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4)结合选文,请你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

3、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选自《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长跪而            ②亲尝教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3)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

(4)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

4、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甲】臣本布衣 ,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 上不我用,即亡。何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信:韩信。②萧何:刘邦的丞相。③上:帝王,这里指刘邦。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臣本布衣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何信亡             ④王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②此乃信所以去也。

(3)【甲】段中,诸葛亮为什么向刘禅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

(4)【甲】【乙】两段中,先帝刘备与萧何在对待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5、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郈成子返璧

    郈成子为鲁聘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顾反,过而弗辞。其仆曰:“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今侯渫过而弗辞?”郈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陈乐而不乐,告我忧也。酒酣而送我璧,寄之我也。若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作右宰谷臣死之。还车而临,三举而归。至,使人迎其妻子 , 隔宅而异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孔子闻之,曰:“夫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者,其郈成子之谓乎!”郈成子之观右宰谷臣也,深矣妙矣。不观其事而观其志,可谓能观人矣。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聘:出使。②乐:乐器。③侯:何。④渫(xiè)过:重新经过。⑤倍:通“背”,离开。⑥举:举哀。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倍  卫  三  十  里  闻  宁  喜  之  难  作  右  宰  谷  臣  死  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乐而不乐      

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      

③酒酣而送我      

④使人迎其妻子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若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

(4)文章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三、作文(共1小题)

1、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某些东西:登泰山看黄河,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名山大川的雄奇与秀美;读唐诗学宋词,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上网玩手机,我们感受到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带来的方便与精彩……

请以《我感受到了                                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山川”“文学”“网络”等;(2)自选文体(戏剧,诗歌除外);(3)600字以上;(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