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只拣儿童多处行》同步练习

年级:五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 (共18小题)

1、按拼音写汉字

xiāng shān

xiá zi

mó shù   

tiān shǐ

yǒng liú

bí jiān

hàn zhū

      

      

      

      

      

      

      

2、多音字组词

   和 hé           行 xíng      

      hè              háng      

3、我是拼音小能手

      

      

      

      

      

      

身躯

气息

树根

湖边

转弯

集合

4、写出近义词

突然—            空隙 —          烂漫—       

释放—            忸怩 —          感召—      

5、写出反义词

舒展—          快乐 —             永远—          新鲜—      

6、形近字组词 

肢          快          推           

         块          堆         


7、品味感悟,以下两句话是比喻句吗?请在后面的括号里打“√”或“×”。

①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      

②默默中我仿佛听到了那严厉的喊声。      

8、解释词语。

①烂漫

②忸怩

③成千盈百

④座无隙地

⑤浑身解数

9、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儿童不春何在

②使出浑身

10、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②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11、把陈述句变成把字句、被字句。

姐姐送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①变成把字句

② 变成被字句

12、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②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3、根据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内容

①作者路过颐和园,看见      的孩子,于是想起了两句诗:“       。”

②春光,竟会这样地      ,这样地      !它把一冬天蕴藏的            ,都      地释放出来了!

14、照样子写词语
闹嚷嚷:                                      
叽叽呱呱:                                       

15、造句

①欢畅

②旺盛

③空隙


16、扩句

①水静

②目光注视着天安门

17、缩句

①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
②我拉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女孩子。
18、作家卡片

冰心(1900-1999)原名      ,福建长乐人 ,中国             、翻译家、儿童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她特别喜爱孩子,写了大家非常熟悉的      


二、阅读题 (共5小题)

1、读句子,完成填空,并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1)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这句话把“颐和园”比作      ,用“小天使”比喻      

(2)造句。

 ……像……

2、阅读课文 《只拣儿童多处行》选段,回答问题

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这段文字写的是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3、读课文 《只拣儿童多处行》选段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早。”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1)以下哪些成语是形容人多的。(  )(多选题)


(1)
A . 不计其数 B . 人山人海 C . 座无虚席
(2)“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此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


(2)
A . 拟人 B . 比喻 C . 夸张
(3)这段话的双引号表示(     ) 。


(3)
A . 具有特殊含义 B . 着重指出 C . 直接引用
4、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

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1)节选部分选自课文      ,它是现代著名作家      写的。


(2)写出孩子多的词,哪个句子写出作者的联想。


(3)作者想像极为丰富,比喻很奇特。用      比喻      ,表现了作者      


(4)选段中的双引号表示(     )

(4)
A . 表示直接引用  B . 表示着重指出 C . 具有特殊含义
5、                                                                                          阅读葡萄沟(节选)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一节共有      句话。

(2)作者用                                    这些词语描写了葡萄的颜色。

(3)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

(3)
A . 葡萄种的地方。 B . 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C . 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只拣儿童多处行》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