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8课《劝学》同步练习

年级:高一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攻坚(共15小题)

1、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顺流而 B . 踞而遨 C . 道也 D . 假舟楫者,非能
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A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B . 今之众人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 . 美人兮天一方 D . 居是州,恒惴栗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拘于时

A . 而今安在哉 B . 句读之不知 C .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D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耳得之为声                  犹且从师问焉 B . 蚓无爪牙利                  不知东方既白 C . 知不可骤得                  其闻道也亦先 D . 于其身也,则耻师        积土成山,风雨兴
5、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鱼虾而友麋鹿   

A .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 B . 吾从而 C . 幽壑之潜蛟 D . 与其徒上高山
6、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 .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C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 .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7、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假舟楫者,非能也       ②有好事者载以入                  ③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④稍稍宾客其父                 ⑤攀援而登,踞而遨               ⑥吾从而

⑦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⑧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        ⑨追逐北

A . ①⑧/②⑤/③/④⑥/⑦⑨ B . ①⑧/②④/③/⑤⑦/⑥⑨ C . ①④/②⑥/③⑦/⑤⑧/⑨ D . 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
8、下列加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外与天际 , 四望如一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④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⑤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⑥相与枕藉乎舟中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③④⑥ D . ②③④
9、下列句中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积土成山,风雨兴       于其身也,则耻师 B . 到则披草坐             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C . 蚓无爪牙利             古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D . 冰,水为之而寒水       师不必贤弟子
10、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不完全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A . 凌万顷之茫然                  蚓无爪牙之利 B . 渺渺兮予怀                     甚矣,汝之不惠 C . 何为其然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1、下列句子中未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 . 或师焉,或不焉 D . 君子生非异也
12、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A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 . 面山而居
13、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 孜孜焉惟进修是急 C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 何陋之有?
14、下列各句中的“焉”的意义和用法与“风雨兴焉”中的“焉”相同的是(     )

A . 犹且从师而问焉 B . 圣心备焉 C . 或师焉,或不焉 D . 蛟龙生焉
15、下列各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青,取之于蓝    不拘于时 B . 善假于物也      于其身也 C . 而青于蓝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 . 学于余          其皆出于此乎

二、名句名篇默写。(共5小题)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2、荀子在《劝学》中阐说“学”和“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3、《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4、《蜀道难》中,描写行人走在蜀道上可以摸到星辰,并且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句子是“        ,      ”。

5、杜甫《登高》中,感慨自己离家万里又年老多病的诗句是:“            。”

三、翻译:(共5小题)

1、文言文翻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文言文翻译: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文言文翻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文言文翻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文言文翻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8课《劝学》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