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高二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40小题)
1、在含有大量的Na+、OH﹣、NO3﹣ , 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 . NH4+
B . H+
C . SO42﹣
D . Mg2+
2、不属于合金的物质是 ( )
A . 生铁
B . 硬铝
C . 水银
D . 青铜
3、不属于金属通性的是( )
A . 延展性
B . 高熔点
C . 导热性
D . 导电性
4、有关铝的用途是利用铝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高压铝锅
B . 焊接钢轨
C . 铝制导线
D . 包装铝箔
5、与钢相比,生铁的含碳量( )
A . 较多
B . 较少
C . 一样多
D . 不能确定
6、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制成的物质是( )
A . FeCl2
B . Fe3O4
C . FeS
D . Al2O3
7、铝制器皿能够盛放的物质是( )
A . KOH溶液
B . 浓硫酸
C . NaOH溶液
D . 稀硫酸
8、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氧化物是( )
A . 氧化铁
B . 氧化铝
C . 氢氧化铝
D . 二氧化碳
9、最早总结出元素周期律,画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 道尔顿
B . 阿伏加德罗
C . 门捷列夫
D . 普里斯特利
10、在元素周期表中,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
A . 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B . 制催化剂的元素
C . 制农药的元素
D . 制耐高温合金的元素
11、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
A . Na
B . Mg
C . Al
D . Si
12、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 Mg
B . Na
C . S
D . Cl
13、下列气态氢化物这最稳定的是( )
A . NH3
B . H2S
C . PH3
D . H2O
14、第Ⅱ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
A . 原子半径
B . 电子层数
C . 核外电子数
D . 最外层电子数
15、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为H2R,则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 HRO4
B . H2RO4
C . HRO3
D . H2RO3
16、在水溶液中显棕黄色的离子是( )
A . Fe3+
B . Fe2+
C . Cu2+
D . Al3+
17、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剂,利用食醋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B . 检验土豆中是否含有淀粉
C . 检验鸡蛋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D . 检验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水
18、鉴别溶液中Cl﹣、Br﹣、I﹣ , 可以使用的试剂为( )
A . 碘水、淀粉溶液
B . 溴水、四氯化碳
C . 盐酸、氯化钡溶液
D . 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19、向一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 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这溶液中( )
A . 一定含Ag+
B . 一定含SO42﹣
C . 含有Ag+或SO42﹣
D . 含有Ag+和SO42﹣
20、不能用于鉴别Na2CO3和KCl溶液的试剂是( )
A . 稀硝酸
B . BaCl2 溶液
C . AgNO3溶液
D . 饱和石灰水
21、可用于鉴别AlCl3 、MgCl2、NH4Cl、NaCl 四种溶液的试剂是( )
A . 氨水
B . HCl
C . NaOH
D . 石蕊试液
2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只能采用焰色反应的是( )
A . K2CO3 和NaCl
B . KCl和NaNO3
C . NaCl 和MgCl2
D . NaCl 和KCl
23、中学常用离子检验方法有沉淀法: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气体法:反应中有气体产生;显色法:反应中有颜色变化.下列离子检验方法不可能涉及沉淀法的是( )
A . NH4+
B . Ca2+
C . I﹣
D . SO42﹣
24、不属于定量仪器的是( )
A . 滴定管
B . 量筒
C . 电子天平
D . 烧杯
25、对气体体积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 . 温度
B . 压强
C . 分子直径
D . 分子个数
26、在标有“20℃,25mL”的滴定管内装酸液至刻度“0”时,管内液体的体积( )
A . 大于25mL
B . 等于25mL
C . 小于25mL
D . 无法判断
27、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 . 天平
B . 蒸发皿
C . 干燥器
D . 坩埚
28、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此时的读数为( )
A . 12.10mL
B . 12.00mL
C . 11.90mL
D . 11.80mL
29、完全中和10mLpH=13的Ba(OH)2 溶液,需要0.10mol/L 的盐酸( )
A . 5mL
B . 10mL
C . 15mL
D . 20mL
30、某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际浓度为0.1000mol/L.A同学的实验测定值为0.095mol/L,则他测定的相对误差为( )
A . 5.26%
B . ﹣5.26%
C . 5%
D . ﹣5%
31、测定胆矾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必须做恒重操作的原因是( )
A . 判定加热时有无晶体飞溅
B . 判断是否已失去全部结晶水
C . 判断是否有其他杂质
D . 防止失水后又吸潮
32、关于测定1mol氢气体积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层后称量
C . 反应结束后立即读取气体体积
D . 加入过量稀硫酸以确保镁带完全反应
33、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反应是( )
A . 硝酸和氢氧化钠
B . 盐酸和氢氧化镁
C . 醋酸和氢氧化钾
D . 硫酸和氢氧化钡
3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 、NaCl、CaCl2、K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粉末放入试管里,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得到无色溶液.
②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硝酸,沉淀部分消失.
③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硝酸,沉淀不消失.
根据实验现象无法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存在的物质是( )
A . CuSO4
B . NaCl
C . CaCl2
D . 无
35、如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A、C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B的核电荷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 C |
| B |
|
A . B为第二周期的元素
B . C为第五主族元素
C . A的原子序数为6
D . C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36、同周期的三种非金属元素X、Y、Z,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X<Y<Z,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非金属性:X>Y>Z
B . 气体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C . X、Y、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
D . 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37、加热28.6g石碱晶体(Na2CO3 •10H2O )后得到12.4g固体残渣,则残渣的化学式是( )
A . Na2CO3 •H2O
B . Na2CO3 •2H2O
C . Na2CO3
D . 无法计算
38、在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试验中,以下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 . 晶体中含有受热不分解的杂质
B . 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爆溅损失
C . 加热后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D . 加热时未进行搅拌,看到固体边缘变白就停止加热
39、用0.100mol/L标准盐酸溶液滴定2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 . 装盐酸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干净后立即装入盐酸
B . 滴加盐酸时滴到锥形瓶外
C . 滴定达到终点时,振荡时待测液溅出锥形瓶
D . 滴定前装盐酸的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40、等质量的铝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金属铝均剩余
B . 金属铝均溶解
C . 盐酸中铝剩余,而氢氧化钠中铝全部溶解
D . 氢氧化钠这铝剩余,而盐酸中铝全部溶解
二、综合分析题(共2小题)
1、镁、铝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第 族.
(2)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的常用方法是在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常温下,铁跟水不反应,但红热的铁会跟水蒸气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操作方法是 .
2、为测定某NaHCO3样品的纯度(杂质为NaCl),进行如下实验:
(1)称取2.000g样品,配成200mL待测液,配制待测液所需定量仪器有 ;
(2)在锥形瓶中放入20.00mL待测液,滴加2滴甲基橙,摇匀.用0.100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直到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颜色由 色变为 色,并在 内不发生变化,停止滴定,记录读数.
(3)重复滴定实验1~2次,计算平均消耗盐酸22.60mL.重复实验的目的是 .
(4)所配待测液中NaHCO3的浓度为 mol/L;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