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

年级:高二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水解反应且使溶液显酸性的是(   )
A . NH4++H2O⇌NH3•H2O+H+ B . HCO3+H2O⇌CO32+H3O+ C . S2+H2O⇌HS+OH D . NH3+H2O⇌NH4++OH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 . 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 . 0.2 mol/L的盐酸与0.1 mol/L的盐酸等体积水混合后pH=1.5 D . 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①用Na2S溶液和Al2(SO43溶液反应制取Al2S3固体

②用加热蒸发K2CO3溶液的方法获得K2CO3晶体

③用Na2S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S固体   

④加热MgCl2溶液制取MgCl2固体.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SO42、Cu2+、Na+、Cl B .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K+、Na+、Cl、HCO3 C . 有Fe3+存在的溶液中:CO32、NH4+、SO42、Cl D . 在能使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Na+、K+、S2、CO32
5、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  )
A . 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 B .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C . 吸热反应是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 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
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pH试纸测双氧水的pH B .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酸性KMnO4溶液 C . 用托盘天平称取 5.85 g NaCl晶体 D . 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Na2CO3溶液
7、如图是自来水表的常见安装方式.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发生腐蚀过程中,电子从接头流向水表 B . 腐蚀时,铁接头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C . 腐蚀时铜质水表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D . 腐蚀过程还涉及到反应:4Fe(OH)2+2H2O+O2═4Fe(OH)3
8、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 . 装置①中,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B . 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 . 用装置③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 D . 装置④中电子由Zn流向Fe,装置中有Fe2+生成
9、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A . 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 . 反应可表示为X+3Y⇌2Z C .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D .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10、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可以通过出现浑浊的快慢来判断反应的快慢程度,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H2SO4

V/mL

c/(mol•L﹣1

V/mL

c/(mol•L﹣1

A

25

5

0.1

20

0.1

B

25

5

0.2

10

0.2

C

35

5

0.1

20

0.1

D

35

5

0.2

10

0.2

A . A B . B C . C D . D
11、下列反应中符合下列图象的是(  )

A . N2(g)+3H2(g)⇌2NH5(g)△H=﹣Q1kJ•mol﹣1(Q1>0) B . 2SO5(g)⇌2SO2(g)+O2(g)△H=+Q2kJ•mol﹣1(Q2>0) C . 4NH5(g)+5O2(g)⇌4NO(g)+6H2O(g)△H=﹣Q3kJ•mol﹣1(Q3>0) D . H2(g)+CO(g)⇌C(g)+H2O(g)△H=+Q4kJ•mol﹣1(Q4>0)
1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气体A和2mol气体B发生反应:3A(g)+2B(g)⇌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反应前后体系压强之比为5: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体A的平衡转化率大于气体B的平衡转化率 B . 物质D的聚集状态一定是气体 C . 平衡后升高温度,若平衡向左移动,则正反应的△H>0 D . 平衡后若减小该体系的压强,则平衡向左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将过量SO2通入稀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B . 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C .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H+═Ca2++H2O+CO2 D .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3++4NH3•H2O═[Al(OH)4]+4NH4+
1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0.1mol•L﹣1Na2CO3溶液中:[OH]=[HCO3]+[H+]+[H2CO3] B . 0.1mol•L﹣1CH3COONa溶液中:[Na+]=[CH3COO]+[OH] C . 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的pH相同,则浓度大小顺序:c (NaOH)<c (Na2CO3)<c(CH3COONa) D . 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CH3COO]>[Na+]>[OH]=[H+]
1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⑴过滤;⑵加过量的NaOH溶液;⑶加适量HCl;⑷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⑸加过量的BaCl2溶液.

A . (2)(3)(4)(5)(1) B . (4)(1)(2)(5)(3) C . (2)(5)(4)(1)(3) D . (5)(2)(4)(3)(1)
16、室温时,CaCO3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25℃其溶度积为2.8×10﹣9 mol2/L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x数值为2×10﹣5 B . c点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 C . 加入蒸馏水可使溶液由d点变到a点 D . b点与d点对应的溶度积相等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根据问题填空:
(1)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源于太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大量吸收CO2以减缓温室效应,主要过程可以描述分为下列三步(用“C5”表示C5H10O4 , 用“C3”表示C3H6O3):

Ⅰ、H2O(l)═2H+(aq)+ O2(g)+2e△H=+284kJ/mol

Ⅱ、CO2(g)+C5(s)+2H+(aq)═2C3+(s)△H=+396kJ/mol

Ⅲ、12C3+(s)+12e═C6H12O6(葡萄糖、s)+6C5(s)+3O2(g)△H=﹣1200kJ/mol

写出绿色植物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2)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 , 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①一定温度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b.体系的密度不再改变    c.各气体的浓度不再改变

d.各气体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e.反应速率v(CO2)正:v(H2)逆=1:3

②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mol/(L•min);

③氢气的转化率=      

④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⑤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体系中 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去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⑥当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 , 然后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H2 , 待反应再一次达到平衡后,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 . 则c1      c2的关系(填>、<、=).

(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是节能减排,大力开发利用燃料电池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如图2所示甲烷燃料电池(在上面).请回答:

①通入甲烷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随着电池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通常情况下,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

④用该燃料电池以石墨电极电解2.0L 0.25mol•L﹣1  CuSO4溶液,5min后在一个电极上有6.4gCu析出.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此时得到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可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原来的浓度:      A.CuSO4B.H2O  C.CuO  D.CuCO3

2、酸、碱、盐均属于电解质,它们的水溶液中存在各种平衡.
(1)氨水是中学常见的碱溶液

①下列事实可证明NH3•H2O是弱碱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常温下,0.1mol•L﹣1氨水pH为11

B.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C.常温下,0.1mol•L﹣1氯化铵溶液的pH为5

D. 铵盐受热易分解

②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氨水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加入少量氯化铁固体                 B.通入氨气

C.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                 D.加水稀释

(2)盐酸和醋酸是中学常见酸

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滴定醋酸的曲线是      (填“I”或“II”).

②滴定开始前,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最大的是      

③V1和V2的关系:V1      V2(填“>”、“=”或“<”).

④M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常温下将0.2mol/L HCl溶液与0.2mol/L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6,求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

c(H+)﹣c(NH3﹒H2O)=      mol/L.

(4)铵盐和氯化银是中学常见盐

①0.1mol•L﹣1的(NH42Fe(SO42溶液,与同浓度的(NH42SO4溶液相比较      (填溶质的化学式)溶液中NH4+的浓度更大,其原因是      

②含有足量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AgCl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AgCl(s)⇌Ag+(aq)+Cl(aq)

在25℃时,AgCl的Ksp=1.8×10﹣10 . 现将足量AgCl分别放入下列液体中:

①100mL蒸馏水

②100mL 0.3mol•L﹣1AgNO3溶液

③100mL 0.1mol•L﹣1 MgCl2溶液

充分搅拌后冷却到相同温度,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3、针对网络上流传的隔夜熟肉中因亚硝酸钠(NaNO2)含量严重超标而不能食用的说法,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查阅资料:NaNO2有毒,溶液显碱性,NaNO2有较强的氧化性和较弱的还原性.国家规定肉制品中NaNO2含量不能超过30mg/kg.

(1)NaNO2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活动二:鉴别NaNO2与食盐

(2)可用稀硫酸、淀粉和KI溶液鉴别,溶液变蓝的是      .(填化学式).
(3)活动三:检测熟肉中NaNO2含量的变化

分别从 1000g刚煮熟的肉和 1000g隔夜熟肉中提取NaNO2 , 配成溶液,再分别用0.00500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刚煮熟的肉消耗12.00mL,隔夜熟肉消耗16.00mL.(提示:MnO4-转化为Mn2+ , NO2-转化为NO3-

①在做该滴定实验时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A.容量瓶         B.酸式滴定管       C.碱式滴定管D.分液漏斗       E.锥形瓶           F. 烧瓶

②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为      

③隔夜熟肉中NaNO2的含量是      mg/kg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数据说明保存得当的隔夜熟肉      (选填“能”或“不能”)食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