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7小题)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可汗

      

      

bìn

pèi

地走

理云      

      

      

      

2、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辞爷娘去      

闻女叹息      

③出相扶将      

④木兰不用尚书郎      

气传金柝      

策勋十二转      

⑦军书十二卷      

⑧赏赐百千      

3、分别写出下列划线词正确的意义。

将军百战死               出郭相扶将      

②不闻机杼               万里赴戎机      

4、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 . 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 . 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 . 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对偶,突出了木兰的忧虑) B .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 C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写出了操办的急切,渲染了紧张气氛,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 D .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对偶,突出战事紧急)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2)写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            

(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7、同格中学七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设计方案】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简要的方案。

(2)【拟写对联】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下联,围绕“爱国”主题,对出上联。

上联:      

下联:立大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3)【探究信息】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探究出主要信息。

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最深层、最根本的内容,也是文艺创作的永恒追求。坚持唯物史观,不管历史条件发生什么变化,凡是为中华民族做出历史贡献的英雄,都应得到尊敬、受到颂扬,被人民牢记、由文艺书写。

二、课内精读(共1小题)

1、阅读“归来见天子”至结尾,完成下面的题目。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愿为市      

②出郭相扶将      

我旧时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两处)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4)选文共4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请概括前两个层次的故事情节。

第一层(第①段):      

第二层(第②~③段):      

第三层(第④段):以双兔为喻,赞美木兰的才智。

(5)体会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万里戎机,关山若飞。朔气金柝,寒光铁衣。

(6)联系全诗,简要评价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三、拓展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新木兰辞

    咣当复咣当,木兰在书房。不闻读书声,唯闻东西响。

    拾起碎茶杯,问女何所想。女儿无所想,心中堵得慌。硕士毕业后,工作无处寻。应聘三十家,个个不让进。细细问原因,嫌是女儿身。决意女扮男,只身闯深圳。

    东市剪长发,西市买西装,南市练举止,北市学粗腔。旦辞爹娘去,暮色下车忙,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车站人流闹嚷嚷。旦辞车站去,暮坐办公室,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白领手机叮当响。

    白天步履匆,夜晚加班忙。全国各地跑,业务节节上。同事喜合作,领导频表扬。总部见总裁,总裁走上前。肩膀拍三拍,奖赏十万元。总裁问所欲,木兰不贪钱与权,愿还女儿身,业绩超以前。

    上司闻她回,满脸是迷茫。女士闻她回,偷偷理红妆。男士闻她回,手沾唾沫捋发忙。开我公司门,坐我电脑旁。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东风习习来,满室飘清香。出门看客户,客户皆惊忙。交往一两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这首《新木兰辞》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作为一个硕士生,在家乡无用武之地,只能离别家乡,闯荡异乡,这其中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反映了当今社会在用工制度上存在怎样的弊端?
(3)倒数第二段“女士闻她回,偷偷理红妆。男士闻她回,手沾唾沫捋发忙。”两句中,你能揣测一下“女士”和“男士”的心态分别是什么吗?
(4)木兰的成功经历证明了什么?(请用戏曲《花木兰》中那句著名的唱词来回答)在当今就业艰难的情况下,木兰不仅成功就业,而且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这给你以什么启示?(请用成语或警句、俗语来回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