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2小题)

1、以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是(   )

A . 一只鸡蛋的质量为5g B . 标有“450mL”的一瓶饮用水的质量约为1kg C . 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103Pa D . 一个普通初中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
2、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

A . 电线线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 B . 汽车的轮胎用橡胶制成是因为橡胶密度小 C . 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差 D . 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3、下图中的各种设计,以能够减小压强为目的的是(   )

A . 安全锤锤头尖   B . 铁轨铺在枕木上    C . 针头做得尖    D . 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4、“和谐号”动车停靠在泰州站的情景如图所示.当列车行驶时,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之外,这是因为列车行驶时速度较快,导致其附近的空气(   )

A . 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容易把人吸向列车 B . 流速变大,压强变大,容易把人吸向列车 C . 流速变小,压强变大,容易把人吸向列车 D . 流速变小,压强变小,容易把人吸向列车
5、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 . 马德堡半球实验 B . 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C . 用吸管吸饮料盒中的牛奶 D . 吸盘可以压在墙壁上
6、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商用大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客机中的部分钛合金零件采用了激光3D打印技术.关于客机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它的重力 B . 客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是受平衡力作用 C . 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 D . 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更大
7、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重和摩擦,则最省力的是(   )

A . B . C . D .
8、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酒精<ρ),A、C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B、C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pC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pA>pB>pC B . pC<pA=pB C . pB>pA=pC D . pC<pA<pB
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 . 拍打被子去掉灰尘 B . 起跑时运动员用脚向后使劲蹬地 C . 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 D . 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10、下图所示的常用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筷子    B . 起瓶器    C . 钢丝钳    D . 天平
11、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 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 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2、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0.5m/s的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 10 N/k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石料的质量为140 kg B . 石料沉底后所受浮力为500N C . 石料的密度为1.8×103 kg/m3 D . 该石料立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8×104Pa
13、为践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姜堰城区内安装了公共自行车网点,越来越多的市民上下班由坐汽车改骑自行车.自行车轮胎刻有花纹是为了      摩擦;座垫做得较宽是为了      压强(以上两空均选填“减小”或“增大”).小明在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      .自行车最后能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受到      的缘故.

14、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煮棕子时,棕叶的香味进入到米中是一种      现象;在剥棕叶时,感到棕叶和米之间很粘,这说明分子之间有      

15、用吸管“吸”瓶中饮料时,饮料是在      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如图所示,在瓶的a、b两处各扎一个小孔,并将孔封住.在瓶中注满水,打开a、b两孔后观察到图示的情况,这说明:①水对容器的      有压强;②液体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16、如图所示,把气球悬挂起来,向气球的A侧吹气,会看到气球向      (选填“A”或“B”)侧运动,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17、如图所示的滑轮是      滑轮,在“探究其工作时的特点”的活动中,应在      方向匀速拉动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量的实验表明,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该滑轮最多可以省      的力;学校旗杆顶端装滑轮的好处是改变力的      

18、如图所示,AB为一根能绕B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杆上C处用细线悬挂一重物,且BC:AC=1:2,在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30N的拉力F,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物重G=      N,该杠杆属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若保持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将A端缓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在提升的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9、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制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时,应将密度计      在被测液体中(选填“悬浮”、“漂浮”或“下沉”).现将其先后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可以判断:ρ1      ρ2 . 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 , 则m1      m2 . (后两空选填“<”、“=”或“>”).

20、如图所示,是用螺丝刀撬图钉(C)时的情形,请作出动力F1的力臂.

21、如图所示,重为5N的小球悬浮在水中,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22、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作物体A受的摩擦力和斜面受的压力示意图.

23、

如图所示,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10cm,质量为3kg.图甲是该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图乙是用滑轮组将该正方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已知动滑轮的重力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g取10N/kg)问:

(1)该正方体的密度是多少?

(2)图甲中,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3)图乙中的拉力F为多大?

24、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某大学的两位研究生设计发明了“都市蚂蚁”概念车,该车外表似蚂蚁,小巧实用,质量仅有400 kg,总体积0.75m3 , 标准乘载100 kg.请解答标准乘载时的下列问题.(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1)“都市蚂蚁”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总重的0.04倍,则发动机的牵引力多大?

(2)该车密封良好,是一款“水陆两栖蚂蚁车”,请计算它浮在水面上行驶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

25、

洋洋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

(1)他调节天平平衡的措施是: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

(2)天平调节平衡后,洋洋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洋洋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      ;②      

(3)改正错误后,洋洋正确测出物块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物块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该物块的质量是      g,密度      g/cm3

26、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根据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所示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      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4)小明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图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p(选填“>”“<”或“=”)

27、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      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中,小车在      表面滑行时运动状态最不容易改变.

(3)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做      

28、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在猜想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后,小明进行了相关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分析序号      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2)分析序号①、②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明发现自己的运动鞋底有较深的花纹,这种现象可用分析序号      两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来解释.

29、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若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 “左”或“右”)调节,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调节完毕后,当在杠杆B点挂3个质量相同的钩码,如图乙所示,那么在杠杆的D点挂      个同样质量的钩码,才能使杠杆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平衡后,将B、D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靠近1个格,那么杠杆      (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同学们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下表数据,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该结论最早是由古希腊的学者      (填人名)总结出来的.

30、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的实验中.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压强计密封性良好)

(1)比较图甲和图      ,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3)比较图甲和图丁,发现两次实验U型管两端液面高度差相差不大,能不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无关的结论?      .若能,请简述理由;若不能,请简述接下去的实验操作步骤      

31、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乙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了水,物体浸没后,水全部溢出到旁边的小烧杯中.溢出水倒入量筒后的情况如图丁所示.

(1)为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      两图,结论是      

(2)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甲、乙两图中F1和F2的大小,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此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3)根据浮力的知识,由图示信息可得: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图丙中盐水的密度为      kg/m3 . (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4)爱动手的小明在经历上述探究实验后又制作了如图戊装置——“浮沉子”,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将大塑料瓶密封后,用力挤压塑料瓶后,小瓶下沉;小芳也学着做了一套该装置,可用力挤压大塑料瓶后,小瓶却始终不能下沉,则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一种即可)

32、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      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      ,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      在物体间转移.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