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ff的大小关系为
A . fff B . fff C . fff D . fff
2、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     )

A . 绿叶黄花 B . 黑叶红花 C . 黑叶黑花 D . 红叶红花
3、下列关于成像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像 B . 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都是物体的虚像 C . 有时摄影师让我们离他近些,是想让底片中的像更大 D . 平面镜能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是因为像比物体离镜子更远
4、与水平方向成60°的光线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  (   )

A . 150° B . 60° C . 30° D . 15°
5、将一只点燃的蜡烛靠近家里的镜子,会发现镜子中出现了多个蜡烛的像,如图所示。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 镜子的质量不好,反射面不平整 B . 光经玻璃前表面和后表面发生多次反射后形成了多个虚像 C . 烛焰将附近的空气加热后,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匀导致的折射形成了多个虚像 D . 火焰抖动的过程中,由于视觉暂留效应形成的错觉
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日食 B . 铅笔好像折断了 C . 鸟巢水中倒影 D . 放大的像
7、如图所示,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 B . 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C . 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 D . 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
8、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B . 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 C . 物体离小孔离得越远,像就越小 D . 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9、在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10、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 .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 .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 .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 .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11、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5 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

A .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倒立等大的实像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为(   )

A . 大于20cm B . 等于20cm C . 大于10cm且小于20cm D . 小于10cm
13、关于凸透镜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 . 可能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C . 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 . 可能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14、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位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 .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 .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 .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 .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15、用普通相机拍照时,要根据物距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将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区内,不论景物的远近,都能得到比较清晰的像,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

A .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 .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 .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D .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16、

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宜宾中坝大桥,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

A . 大于100mm B . 大于50mm小于100mm C . 小于50mm D . 等于50mm
17、关于视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眼睛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即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这就是视角 B . 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决定于视角大小 C . 同一物体离眼睛越近所引起的视角就越大 D . 视角就是眼睛看到的角
18、下列光学元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A . 凸透镜 B . 凹透镜 C . 平面镜 D . 潜望镜
19、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右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

A . 10:21 B . 21:10 C . 10:51 D . 12:01
2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画出的潜望镜的示意图,使用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的物体AB的像是(  )


A .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B . .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C . .等大的倒立的实像 D . 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彩色电视机的彩色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B . 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 . 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 只有镜面反射光路才具有可逆性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 B . 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其真伪的 C .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 D .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小青和小山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甲和乙所示则(   )

A . 小山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 B . 小青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 C . 小青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山的一样大, 小青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 D . 小山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青的一样大,小山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

三、实验题(共8小题)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眼睛的成像原理进行探究,凸透镜的焦距f=10cm.

(1)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      上.

(2)图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眼睛的      .此时应将光屏向      移动,光屏上才可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3)若进一步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应更换一个焦距      (选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进行对比实验分析.

(4)实验完毕,小明想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他应将光具座上的凸透镜换成      ,光屏换成      

2、在淹城民俗街上,小明对一雕刻于半粒大米(上圆下平)上的微雕作品“ ”产生浓厚兴趣.

(1)为看清微雕作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如图所示透镜中的      (选填序号)进行观察.


(2)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拿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在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5cm.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 ”,小明看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透镜到微雕作品的距离是     


(2)
A . 小于5cm B . 大于5cm且小于10cm C . 等于10cm D . 大于10cm
3、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       像.可以用光的       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      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      ,像的大小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漫画系列图甲中出现的现象,并指出图乙的某厂家招贴画中出现的一处科学性错误:

甲图:      

乙图:      

5、

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进行了中 航天史上的首堂太空授课.

(1)如图甲所示,王亚平把金属圈插入水袋中再慢慢抽出来,圈中形成了一个透明的水膜,移动金属圈,水膜随之运动,金属圈停止运动时,水膜中甩出一个小水滴,小水滴离开水膜后为什么能够继续向前运动?

(2)如图乙所示,水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如图丙所示,往水膜中注水,水膜变成一个晶莹剔透的大水球,大水球能成倒立、缩小的像.水膜和大水球相当于什么光学仪器?为什么有成不同的像?

6、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7、如图所示,S为蜡烛,S′为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请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画图确定并标出凸透镜光心O点的位置及两侧焦点F的位置.


8、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 . 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a表示,O点为光心,F为焦点 . 图b中A′B′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 .


(1)请画出图b中两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
(2)在图b中,物距用u表示,即u=BO;像距用v表示,即v=OB′;焦距用f表示,即f=OF . 请运用几何知识证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