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方(shuò)      污(huì)      驰(chěng)      千山万(hè) B . 立(zhù)       热(zhì)      射(bìng)       彻夜不(mèi) C . 谷(yáng)      胆(qiè)      执(niù)        脂粉(1ián) D . 肖(xiào)      翠(fěi)      首(qí)         目光灼灼(zhu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千山万壑     消释     鞺鞺鞳鞳      睥睨 B . 姮娥奔月     虐待     胜气凌人      璀璨 C . 海誓山盟     真谛     拖泥带水      沧茫 D . 蜿蜒游动     忏悔     夜阑人静      聩赠
3、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B . 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 , 帮助他将衷情吐露。 C . 历经二十余年的风霜,他原本英俊潇洒的面庞变得憔悴不堪。 D . 我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妈妈对我大发雷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从这本书里,使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 B . 有没有坚定地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C . 这次展出的是近几年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汉代画像石。 D . 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失,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 B .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C .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D .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6、下列各项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雪》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对北方的雪的喜爱,表现了作者直面惨淡人生,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B . 说话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注意说话的对象和场合;说话时还要注意简洁。 C . “写物”只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借物抒情有时可以让事物的描写游离于抒情之外。 D . 《海燕》选自《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作者高尔基是俄国作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7、依次填入语段中的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      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      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       成尘雾和碎沫。

A . 卷  摔  甩 B . 抱  甩  摔 C . 卷  摔  扔 D . 抱  摔  扔

二、默写(共1小题)

1、诗文默写。

(1)啊,      ,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      ,是音乐,是诗。

(2)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3)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书云》)

三、名著导读(共1小题)

1、名著阅读考查。

(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名人传》叙述了                  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四、语言表达(共2小题)

1、句式仿写。(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      

2、语言综合运用。

展开联想和想象,扩展下面的句子。

春天来了,大地绿了。

五、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

(2)请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的表达作用。

六、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小题。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在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节选自《海燕》

(1)试概括海燕的性格特征。

(2)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试分别把下列景物所象征的意义写出来。

①海燕:      

②暴风雨:      

撒满乌云、闪电、雷声、狂风:      

(3)体会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4)下面对这几段文字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4)
A . 写暴风雨逼迫之时海燕勇敢地搏击风浪,积极战斗,以必胜的信心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B . 写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高傲地飞翔,以乐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C . 写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热情呼唤着暴风雨。 D . 写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欢呼革命的胜利。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张秀亚

       ①生长在南国的孩子,你见过雪吗?你爱雪吗?也许曾点缀于你生活篇页上的,只是碧天的春水吧?

       ②在我的故乡,到了冬季,是常常落雪的,纷纷的雪片,为我们装饰出一个银白的庭园,树,像是个受欢迎的远客,枝上桂了雪的花环,闪烁着银白色的欢笑。

       ③我喜欢在落雪的清晓到外面去散步,雪后的大地是温柔而宁静的,一点声息都没有,连那爱聒噪的寒雀都不知躲到哪个檐下寻梦去了。我一边走着,时时回顾我在雪地留下的清晰的脚印,听着雪片在我的脚下微语,我不知道那是抱怨还是欢喜?

       ④有时,我更迎着雪后第一次露面的太阳,攀登附近的小丘山,站在那银色的项巅,等着看雪融的奇景。

       ⑤雪封的山,原像一个耐人思猜的谜语,被一层白色的神秘包裹着,它无言语,它无声息,它不显露一点底蕴,只静静的坐在那里,毫不理会我这个不知趣的访客。但朝阳是有耐性的,它似乎比我更有耐性,它慢慢的在那里守候着,以它的温热,来向雪封的山丘做“煽动性”的说服。不知什么时候,那神秘的山峦“内心”开始起了变化,它发出一阵轻微的碎语,我赶紧低下头,啊,多动人的画面啊,这山丘的无缝银衣,像是两个圣者的长袍,被无数虔诚者的手撕碎了。(他们是每人要珍存起一块碎片来作纪念吧。)同时,那发亮的银绸上面,更像蜿蜒着许多透明、活泼的小蛇,它们在欠伸着轻盈腰身,嬉笑着,婉蜒地向着山坡而去,不多时,山巅乃完全呈显出它土褐色的岩石,同一些枯萎的苹叶、松针,而山脚下是谁在唱歌呢?当然,是那一道由雪水汇成的清亮小溪。我忍不住捧了一掬,那淡蓝的如同自盐湖汲来的雪水,那微凉,一直沁透了我心脾,多可爱的雪啊,谁还记得它翩然而来时,那片轻巧的翅膀呢?

       ⑥有一次,正值雪后,天已睛霁,空气像是水晶般的透明,没有烟氲,没有雾霭,我和一个同学自学校的后门走了出来,走过那道积雪未消的木桥,向古城中的前门走去,将整个的一上午,全消度在那个古色古香,犹保持着我们东方情调的打磨厂——那是古城一些老店铺聚集开设的地方,我们欣赏了不少店铺的招牌,尤其美得悦目的是那一家挑挂在门外的,犹存古风的褪色酒旗,那深杏色的布招子上,还缀着几点细碎欲融的雪花,在风中轻轻的飘扬,看到它,我们似乎读到了一首唐人的小诗。归途,沿着城墙根走回来,一个骆驼商队,正预备出城那黄色的驼峰,衬着雪地,竟像是一闪的斜阳,多少年来,我忘不掉那鲜明的一笔。

       ⑦时候已过午,但我们的游兴未尽,又赶到西直门雇毛驴,到古城外的西山看雪景去。

       ⑧因为雪后天寒,行人出奇的少,好像那一条通向西山的平坦大路,完全属于那一堆堆的积雪和我们两个人了。一路听着驴颈的铜铃,我们多希望看到早梅的影子,但在路边一些人家的墙头,我们只看到墨描一般的梅树杆,“也许我们来得太早了?”相顾有点惘然。

       ⑨小驴子驮着我们颠踬到西山,灰暗的黄昏已在那儿等着我们,赶驴的老头儿嘱告我们最好不要上山了,太晚了赶不回城。我们也怕碰到校门上法国姆姆的那把铜锁。

       ⑩我们只有在驴背上默默地欣赏了一下西山银色的峦影,它像一个沉睡了的巨人,在做着千年的长梦,任由外面的世界有着风霜雨雪的变化。

       ⑪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古城外有名的西山,也是最后一次,那白皑皑的山头,犹如银制的头盔,至今仍常常映现于我的记忆中,伴了那小驴颈上清脆的银铃叮当。

(1)围绕着“故乡的雪”,本文写了四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

(2)作者说“听着雪片在我的脚下微语,我不知道那是抱怨还是欢喜”。请结合语境,发挥想象,以“雪片”的口吻写一写它们的“微语”,表达“抱怨”或者“欢喜”。

(3)本文语言生动,按照要求赏析下面词语或句子的表达之妙。

①赏析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小驴子驮着我们颠踬到西山,灰暗的黄昏已在那儿着我们,赶驴的老头儿嘱告我们最好不要上山了,大晚了赶不回城。

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归途,沿着城墙根走回来,一个骆驼商队,正预备出城,那黄色的驼峰,衬着雪地,竟像是一闪的斜阳……

(4)读罢此文,你肯定想起了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阅读本文第⑤段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后面表格。

链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比较内容

描写主体

写作顺序

标志顺序的词语

景物特点

第⑤段

丘山雪景

      

      

      

链接材料

雪后小山

空间

山尖、山坡、山腰

      

(5)阅读最后一段,结合关键词语,分析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