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同步训练
年级:七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连线,错误的是( )
A . 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山中岩石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形抬升
B . 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断裂下沉
C . 非洲的西部海岸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板块断裂
D . 地中海将会不断扩张——成为新的海洋
2、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气候变化 ②人类活动 ③地壳的变动 ④海平面的升降.
A . ②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③
3、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A . 此地区的地壳原来是海洋,后来上升为陆地
B . 此地区的海洋面积缩小了
C . 此地区原来是陆地,现在是海洋
D . 此地区的海洋面积在不断扩大
4、下列沧海桑田的变化中,由人为改造的是( )
A . 台湾海峡的形成
B . 荷兰围海大坝形成的陆地
C . 青藏高原的形成
D . 古地中海的消失
5、下列说法可以作为“海陆变迁”科学依据的是( )
A . 仙女麻姑曾三次看到东海边桑田
B . 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
C . 赤道地区的高山上有冰川分布
D . 沿海地带的地势都很低
6、天津历史上发生过海陆变迁的有力证据是( )
A . 天津沿海地区盛产海盐
B . 大港、汉沽等区县有分布很广的贝壳堤
C . 天津地势北高南低
D . 天津地区地热资源丰富
7、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 )
A . 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B . 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C . 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D . 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8、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从古至今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③④②①
9、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 . 地球的岩石层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
B . 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C . 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D . 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10、
读下面的“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图”,完成以下问题。
(1)“沧海桑田”说明 ( ) (1)
A . 海洋陆地是不会变迁的
B .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地运动与变化之中
C . 生物在不断进化
D . 这种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形成的
(2)根据板块运动观点,喜马拉雅山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 ) (2)
A .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 .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 .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11、下列事实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 . 太阳东升西落
B . 四季变化
C . 钱塘江的潮涨潮落
D . 台湾海峡的形成
12、沧海桑田的原意指的是( )
A . 海陆变迁
B . 农业生产
C . 海陆分布
D . 种桑养蚕
13、喜马拉雅山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海底含有煤层,说明( )
A . 喜马拉雅山区曾是海洋,后被挤压抬升的结果
B . 台湾海峡从温带漂移至此
C . 台湾海峡海底生长着许多海洋生物
D . 喜马拉雅山区有许多咸水湖,属湖中水生生物的化石
14、下列地形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 )
A . 台湾海峡
B . 长江三角洲
C . 围湖湖田
D .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
1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据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
(1)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
(1)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2)
(2)
A . 陆地多成三角形
B . 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 . 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 . 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16、以下叙述中,与大陆漂移说不相符合的是( )
A . 三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
B . 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
C . 大陆漂移说认为现在的大陆不会再发生移动
D . 大陆漂移说是通过研究了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相似性后提出来的
17、下列关于今天七大洲、四大洋分布状况的原因,正确的是( )
A . 天生如此
B . 今天的海陆分布是从两亿年前零散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几块大陆,经过缓慢漂移,逐渐形成的
C . 今天的海陆分布是从两亿年前的一块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后,缓慢漂移分离,逐渐形成的
D . 无法用“大陆漂移说”来说明
18、“大陆漂移说”提出的依据之一是( )
A . 火山、地震都分布在各个大陆的边缘
B . 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几乎是吻合的
C . 生活在各个大陆的生物几乎相同或相似
D . 据观测,红海、大西洋每年都在扩大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
读板块运动与海底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处海底地形一般称为 ,这里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有 .
(2)②处海底地形一般称为 ,多火山、地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 附近地区.
(3)③处是海岭,又称 ,在这里岩浆上涌,形成新的大洋板块并不断向两侧运动,所以从年龄上看,从③向②海底岩石的年龄越来越 .
2、
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
(1)亚欧板块位于图中 ;印度洋板块位于图中 ;全部位于海洋板块的是 . (填数字)
(2)字母A处的山脉名称是 . 该山的岩石中发现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 . 它是由 板块与 板块碰撞挤压提升而形成的.
(3)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 ,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 , 多火山、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