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

年级:高考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

A . 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 B . 氯气使KBr溶液变黄 C . 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 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

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碳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 . 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浓度 C . 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 . 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3、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d>c>b>a B . 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 . 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 . 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2 mL 0.1FeCl 3的溶液中加足量铁粉,震荡,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Fe>Fe2+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C.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NH4HCO3显碱性

D.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

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Ksp(AgI)<Ksp(AgCl)

A . A      B . B      C . C      D . D
5、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 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 .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 . 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 . 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蔗糖可作调味剂 B . 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 C . 双氧水可作消毒剂 D . 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

(14分)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CaO、SiO2 , 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加入硝酸的目的是      ,还可使用      代替硝酸.

(2)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      ,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      .沉淀B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4)草酸钙沉淀经稀H2SO4处理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MnO4+H++H2C2O4→Mn2++CO2+H2O.实验中称取0.400g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0.0500mol•L1的KMnO4溶液36.00mL,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      

2、(15分)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 , 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 , 在暗处静置5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S2O32+I2=2I+S4O62).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      ;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      及二氧化碳.

(4)取100.00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      ;若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      mg•L1

(5)上述滴定完成后,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      .(填“高”或“低”)

3、(14分)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            

(2)

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 m2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      (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 g.

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 , 缓缓通入N2e.称量Af.冷却至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      (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

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 , 缓缓通入N2 , 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      (填标号).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a.品红b.NaOHc.BaCl2d.Ba(NO32e.浓H2SO4

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15分)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 , 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Cr2O3+Na2CO3+NaNO3  Na2CrO4+Fe2O3+CO2+NaNO2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      .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      及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滤液2的pH使之变      (填“大”或“小”),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

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冷却到      (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

a.80℃     b.60℃      c.40℃     d.10℃

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      

(5)某工厂用m1 kg 铬铁矿粉(含Cr2O3 40%)制备K2Cr2O7 , 最终得到产品 m2 kg,产率为      

5、(14分)砷(As)是第四周期ⅤA族元素,可以形成As2S3、As2O5、H3AsO3、H3AsO4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2S3)制成浆状,通入O2氧化,生成H3AsO4和单质硫.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需要在加压下进行,原因是      

(3)已知:As(s)+ H2(g)+2O2(g)=H3AsO4(s)△H1

H2(g)+ O2(g)=H2O(l)△H2

2As(s)+ O2(g)=As2O5(s)△H3

则反应As2O5(s)+3H2O(l)=2H3AsO4(s)的△H=      

(4)

298K时,将20mL 3x mol•L1 Na3AsO3、20mL 3x mol•L1 I2和20mL 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sO33(aq)+I2(aq)+2OH⇌AsO43(aq)+2I(aq)+H2O(l).溶液中c(AsO4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填标号).

a.溶液的pH不再变化

b.v(I)=2v(AsO33

c.c (AsO43)/c (AsO33)不再变化

d.c(I)=y mol•L1

②tm时,v       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tm时v      tn时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④若平衡时溶液的pH=14,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