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专题9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实验仪器

年级:高考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

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碳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 . 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浓度 C . 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 . 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2、

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A . 制取SO2 B . 验证漂白性 C . 收集SO2 D . 尾气处理
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

苯酚浓度小

B

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

部分Na2SO3被氧化

C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 , 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

蔗糖未水解

D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 KI 溶液,溶液呈蓝色

溶液中含 Br2

A . A      B . B      C . C      D . D
4、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氧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A . A B . B C . C D . D
5、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2 mL 0.1FeCl 3的溶液中加足量铁粉,震荡,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Fe>Fe2+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C.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NH4HCO3显碱性

D.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

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Ksp(AgI)<Ksp(AgCl)

A . A      B . B      C . C      D . D
6、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是(  )


目的

操作

A.

取20.00 mL盐酸

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B.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

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C.

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D.

配制浓度为0.010 的KMnO4溶液

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A . A      B . B      C . C      D . D
7、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B.

制备无水AlCl3

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C.

重结晶提纯苯甲酸

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

D.

鉴别NaBr和KI溶液

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 . 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C . 蒸馏完毕时,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 D . 分液时,下层溶液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溶液再从上口倒出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18分)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Ⅰ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4.2468g(0.0250mol)后,配制成250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100mL 0.1000mol•L1 NH4SCN标准溶液,备用.

Ⅱ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NaI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

b.加入25.00mL 0.1000mol•L1 AgNO3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

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

d.用0.1000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 , 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消耗NH4SCN标准溶液体积/mL

10.24

10.02

9.98

f.数据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      

(2)AgNO3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      

(3)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      

(4)b和c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      ,说明理由      

(5)所消耗的NH4SCN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      mL,测得c(I)=      mol•L1

(6)在滴定管中装入NH4SCN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      

(7)判断下列操作对c(I)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专题9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实验仪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