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寓言两则《自相矛盾》同步练习

年级:六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20小题)

1、按拼音写汉字。

yù dùn

máo dùn

hé rú

      

      

      

2、多音字组词。

应yīng             yìng                        难nán           nàn      

3、我是拼音小能手。

      

      

      

      



4、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楚人有盾与矛者      

之曰      

5、写出反义词。

卖—                   利—                  坚 —      

6、形近字组词 。

                     佛                      馅      

                     弗                      陷      

7、解释下列词语。
①誉
②莫
8、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赞誉

②应答

9、解释句中“之”的用法。

①“誉之曰”的之:代词,指代盾。      ②“吾矛之利”的之:文言助词,无义。      ③“吾盾之坚”的之:同上。      

10、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楚王尊重晏子了。

②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都感到自豪。

11、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②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自相                   无坚                    哄堂      

13、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②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4、根据课文《自相矛盾》填空。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      。”又誉其矛曰:“      。”

15、文学常识填空。

韩非      公子,      期韩国人,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

16、解释加横线的词。

①楚人有鬻盾与矛      

②物莫能也。      

17、扩句。

①楚国有人。

②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矛。

18、缩句。

①围观的人都大笑了起来。

②任何东西都无法穿破它。

1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不耕耘怎么有收获?

②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二、阅读题(共5小题)

1、阅读课文《自相矛盾》 , 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翻译这篇课文。
2、阅读课文《自相矛盾》 , 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给课文写一段赏析。
3、阅读课文《自相矛盾》 , 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写出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4、阅读课文《自相矛盾》 , 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自相                             能应也

(2)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含义。

之曰:                    物能陷也:      

5、课外文言文阅读。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寓言两则《自相矛盾》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