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15课《玩出了名堂》同步练习
年级:三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运用(共9小题)
mínɡ tanɡ | lànɡ fèi | xì wēi | yuè dú |
|
|
|
|
xiǎn wēi jìnɡ | bài fǎnɡ | wán jù | dà tuǐ |
|
|
|
|
简 阅 腿 镜 常
筒 阔 随 境 堂
看:kān kàn 调:tiáo diào 待:dài dāi
清闲 随意 简单 浪费 伟大
千里迢迢:
造句:
调节:
造句:
的行为 的发现 的显微镜
的世界 的东西 的变化
而—— —— 高—— ——
退—— —— 竟—— ——
发明 发现
①小强 的自动晾衣架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②伊琳娜 金鱼放到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会漫出来。
聘请 邀请
③列文虎克被 为皇家学会会员。
④学校的革命烈士事迹报告会 了几位老红军战士参加。
列文虎克玩 ,做成 ;列文虎克又玩 ,做成 ;后来,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最早发现了 。
二、阅读理解(共1小题)
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观察水, 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 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 , 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三、课外阅读(共1小题)
鲁班造锯
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也是一位十分伟大的发明家。传说现在木工所用的锯子就是鲁班(发现 发明)的。
一天,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木料。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渗出血来。
“怎么这不起眼的茅草这么锋利呢?”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发现 发明)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
他想:要是我也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锯树木,不就可以很快把木头锯开了吗?那肯定比用斧头砍要省力多了。
于是,他就请铁匠师傅打制了几十根边缘上带有锋利的小锯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去做实验。果然,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
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
伟大— 端详— 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