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片区联考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中国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

A .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B . 上海APEC会议 C . 昆明世博会 D . 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对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 中共八大公报 B . 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 C . 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的讲话 D . 中共十三大报告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举行了雄壮盛大的进驻仪式,他们进驻最能体现中国政府(    )

A . 对港澳行使主权 B . 向港澳显示强大 C . 让港澳人民放心 D . 对港澳特别保护
4、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

A . 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为常态 B . 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 C . 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 . 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是党在(    )中的一次严重错误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过程 B . 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 C . 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地改革过程 D . 三大改造过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哪两个事件有关(    )

A . 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二大 B . 一五计划的完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三大 D .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  中共十五大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宣告:“我们再也不是一个被侮辱的民族,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这表明(  )

A . 中国已经彻底消灭了剥削制度 B . 中国结束了100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C . 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已经完成 D . 中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8、“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和许多烈士一样,安葬在朝鲜会昌的烈士陵园。它和黄继光、邱少云等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赢得的称号是(  )

A . 两弹元勋 B . 革命烈士 C . 人民英雄 D . 最可爱的人
9、

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哪些适合采用(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0、12月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 《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1、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  )

A . 农业合作社 B .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 五年计划 D . 对私营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12、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兰考,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他学习,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他是(  )

A . 王进喜 B . 邓稼先 C . 焦裕禄 D . 雷锋
13、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A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 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D . 为刘少奇恢复名誉
14、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B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5、我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 . 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B . 尽量掌握外国先进技术 C . 学习外国政策制度 D . 让世界认识中国
16、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这是党的哪次会议(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17、“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两句歌词颂扬的历史伟人是(  )

A . 孙中山、毛泽东 B . 毛泽东、邓小平 C . 邓小平、江泽民 D . 江泽民、胡锦涛
18、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

A . 民族平等 B . 民族团结 C . 民族杂居 D . 民族区域自治
19、形成于1986年的《863计划纲要》,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在1996年,又列为计划第八个领域的是(  )

A . 航天技术 B . 信息技术 C . 自动化技术 D . 海洋高技术
20、2001年,袁隆平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的突出贡献表现在(  )

A . 水稻良种培育 B . 信息技术 C . 农村改革 D . 航天技术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材料二:  1952年的国庆,毛泽东曾经直言不讳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三:  1980年~2005年,深圳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生产总值(亿元)

2—100

100—1000

1000—2000

2000—5000

所用时间(年)

9

7

5

3

(1)材料一分别反映了哪三大历史事件?为三大历史事件拟定一个共同的时代主题。

——大型文献电视专题记录片《辉煌六十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以及为改变这一状况而进行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深圳经济发展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阶层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材料二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贡献是什么?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什么?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三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面。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件,也是全世界的大事件。世界上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在头条报道了此次习马会,它们几乎都用到了一个词——“historic”,全世界都在见证历史。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政治舞台上“中国声音”的具体内容?

(2)材料二中,我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

(3)列举两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海峡两岸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大事件。为了实现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我们形成了怎样的对台方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片区联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