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四第5单元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同步练习题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 (共20小题)

1、恩格斯在中学时代产生了帮助劳动人民的信念,这一信念是基于他(  )


A . 从父亲那里受到的基督教的普鲁士教育 B . 从母亲那里受到的文学和音乐的熏陶 C . 对工人劳动和社会状况的了解 D . 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
2、对近代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进行了唯物主义科学论述的著作是(  )


A . 《神圣家族》 B . 《德意志意识形态》 C .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D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1845年,恩格斯发表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它标志着恩格斯(  )


A . 确立起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B . 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C . 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决定性作用 D . 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之一
4、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马克思、恩格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的伟大友谊开始于

( )


A . 共同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 B . 1844年两人在巴黎第二次见面 C . 参加“正义者同盟”的活动 D . 恩格斯回国参加德国三月革命
5、法国工人运动的领袖拉法格称恩格斯是马克思的algerego(“第二个我”),这主要是指(  )


A . 马克思的观点被恩格斯继承 B . 恩格斯整理出版了马克思的《资本论》 C . 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担负起了马克思的历史使命 D . 恩格斯与马克思互相支持,是马克思从事革命活动出色的合作者
6、在革命工作中,恩格斯给予马克思无私的支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提供经济援助以保证马克思有充足的时间和财力从事革命理论研究 B . 替马克思为报刊撰稿,从不署自己的名字 C . 为便于照顾马克思,将马克思一家从巴黎接到伦敦 D . 给马克思提供自己积累的第一手资料
7、恩格斯称自己是“第二提琴手”,反映的本质是(  )


A . 自己的小提琴技艺不好 B . 自己是马克思革命活动的出色合作者 C . 自己是马克思革命活动的支持者 D . 体现恩格斯高尚的人格魅力
8、下图展现的是1848年1月29日,法国政府勒令恩格斯在3个小时内离开巴黎,在3天内离开法国的情景。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生涯中,多次被反动政府驱逐,这种现象说明当时( )

①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已产生了较大影响      ②马克思、恩格斯是公认的革命领袖

③欧洲的政治空气较为反动      ④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引起了反动政府的恐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9、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 )


A . 思维对存在的能动重用 B .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 .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 . 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10、恩格斯业余刻苦自学了20多种外语,比较精通的有10多种。他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  )

A . 恩格斯从小就喜欢学习,尤其是外语 B . 恩格斯为了能进柏林大学深造 C . 为了能阅读世界各国文学名著,提高自身素养 D . 能更好地与各国工人阶级交流和宣传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11、以下哪一部菱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提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 )


A .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B . 《资本论》 C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D . 《共产党宣言》
12、恩格斯在总结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特点时指出,为取得完全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果实,“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使更激进的派别执政,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当这个目的达到时,激进派及其激进措施就会“从舞台上消失了”。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大资产阶级执政时一系列反封建法令的实行是完全成熟的果实

②众多革命俱乐部的出现,表明革命远远超出了原来的目的

③雅各宾派的政策表现了激进措施

④热月政变标志着激进派及其激进措施“从舞台上消失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3、1889年8月10日,《柏林人民报》发表评论,“代表大会是有阶级觉悟并为自身解放而战斗的无产阶级的力量的检阅”。它所评论的“代表大会”是( )


A . 第一国际成立大会 B . 第二国际成立大会 C . “正义者同盟代”表大会 D . “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
14、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


A . 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改变 B .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C . 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应生产力发展 D . 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15、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担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面对斗争的多样化,他提出的重要方针和策略是(  )


A . 各国党要听从第二国际的指挥 B . 各国社会主义者要联合起来一致行动 C . 各国社会主义者要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 D . 各国自由发展且不受约束
16、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担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并在理论研究上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下列各项,属于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的主要活动的有(  )

①写作《共产党宣言》

②指导和推动第二国际成立

③撰写《家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④深入研究和探讨了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7、19世纪末,面对形势的变化,恩格斯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 )


A . 要坚持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B . 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斗争方式 C . 要坚决反对采用议会斗争的方式 D . 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独立决定本国革命的方针和策略
18、恩格斯曾说:“公社是旧的、法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的坟墓,而同时对法国来说又是新的国际共产主义的摇篮。”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评价的是(  )

A . 巴黎公社 B . 法国大革命 C . 光荣革命 D . 十月革命
19、1895年,恩格斯在《〈1848~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一文中说:“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段话反映了恩格斯( )


A . 坚定不移的品格 B . 革命理想的动摇 C . 与时俱进的精神 D . 和衷谦逊的品格
20、“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的悲痛远远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因为我们觉得,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对恩格斯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②恩格斯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的事业 ③恩格斯的地位已经大大超过马克思 ④体现了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密切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他学识渊博,生活经历丰富,从青年时代起就把自己的命运同工人阶级联系到一起。他以使劳动人民摆脱各种剥削和压迫为理想,并为此奋斗一生。他在与马克思一起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同时,还参与创建和丰富革命理论的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材料二 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承担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他说:“自从我们失掉了马克思之后,我必须代替他。”下图为1893年8月恩格斯和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的部分代表在一起。(左四为恩格斯)。

_x0000_i1026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参与创建和丰富革命理论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是怎样“代替他”的?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及其依据。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2: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较细致地加以研究。

材料3: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材料2、3均据《法兰西内战·序》

请回答:

(1)材料1对无产阶级的夺权方式是怎样认识的?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2)材料2、3对无产阶级的夺权方式又有怎样的认识?依据材料分析其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明,恩格斯对原先结论的修正说明了哪些问题?

3、国外一著名的媒体曾经举行了一次民意测验,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卡尔·马克思名列第一。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理论自诞生起,一直伴随着思想解放的脚步,深深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马克思曾说过:“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自称是“第二提琴手”的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领导人之一的考茨基曾说:“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的悲痛,远远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因为我们觉得,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

材料2:恩格斯反复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要独立决定本国的革命方针和策略。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也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邓小平也曾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1)对伟大人物马克思的出现是怎样认识的?以史实说明“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

(2)归纳材料2观点体现的共同原则。

(3)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伟大人物的认识。

4、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人口的集中固然对有产阶级起了鼓舞的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它更促进了工人的发展。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分散时虽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这促进了他们和资产阶级的分离,促进了工人所特有的、也是在他们的生活条件下所应该有的那些见解和思想的形成,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受压迫的地位,他们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发生影响和作用。大城市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材料二  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以下列方法来改革社会: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土地和工业资本,把它们交给社会所有,以谋公众的福利。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平地为全国人民所分享……为了这些目的,费边社应注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鼓吹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社会和政治改革,包括确立男女平等的公民权利。同时推广有关个人与社会在经济、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关系的知识,以便实现这些目标。”

——摘编自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费边社与宪章派在斗争目标、斗争方式上的不同。

5、(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二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三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到“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和阶段性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的认识。

(3)结合19世纪60、70年代欧洲大陆主要大国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四第5单元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