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填充题(共20小题)
物质 | 牙膏 | 肥皂水 | 橘汁 | 草木灰水 | 食盐水 |
pH | 8.2 | 9.2 | 3.5 | 10.6 | 7.0 |





实验编号 | 容器Ⅰ | 针筒Ⅰ | 容器Ⅱ | 针筒Ⅱ |
甲 | 0.01mol镁 | 15mL稀硫酸 | 0.01mol 锌 | 15mL稀硫酸 |
乙 | 0.01mol锌 | 15mL稀硫酸 | 0.01mol铝 | 15mL稀硫酸 |
丙 | 0.01mol铜 | 15mL稀硫酸 | 0.01molg锌 | 15mL稀硫酸 |
实验结束红墨水左右两端液面呈现左高右低。能符合该实验现象的实验编号为( )
二、信息分析题(共4小题)
①形成酸雨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填空)。
②活性炭因具有 性常被用作去味剂。
③草木灰是常用的一种农家肥,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它属于 (选填:氮肥、磷肥、钾肥)。
④生石灰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干燥原理 。
⑤常见打火机内装的液体燃料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1mol丁烷含碳原子数为 个,将丁烷在纯氧气中燃烧,其生成物一定含有 种元素。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正负极管中气体的质量比是 。
③已知同条件下氢气的溶解度小于氧气,则A、B两试管中实际所得气体的体积比 理论值(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①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Ⅰ.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大的是 。
Ⅱ.t℃时,将5.5g硝酸钾加入 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 。
Ⅲ.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的方法是 、 、过滤、洗涤、干燥。
②室温时,对100mL硫酸铜饱和溶液作如下图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 。
A. 溶质质量:甲<乙 B. 溶剂质量:甲>乙
C. 溶液质量:甲=乙 D.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①乙装置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丙装置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反应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③甲装置的作用是 。
④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三、探究题(共2小题)
①写出仪器名称:Ⅰ. Ⅱ. 。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干燥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装置字母)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通过排水法测定反应产生氧气的体积,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产生的O2 → (填导管字母)。
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简述0~t1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 ; t1~t2的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现实验室用含10g碳酸钙的大理石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碳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查阅资料】
① 碱石灰由CaO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
② B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步骤及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①取部分该样品于小烧杯中,加足量水,过滤。 | 有未溶解的固体,无明显放热现象。 | 碱石灰样品中不含NaOH和
|
②取①中滤渣加入足量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
③取①中滤液于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
④向③的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同学们思考后认为步骤②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Ⅰ.步骤④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有 。
Ⅱ.通过实验步骤和现象分析得出:该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