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金泽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3月月考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填充题(共20小题)




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二、信息分析题(共6小题)
下图四个试剂瓶中盛放有实验室常见的四种物质,请按要求填空:
四瓶试剂中,① A瓶中物质的化学式是 ,② C瓶中的物质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③D瓶中固体为 色,④ (填化学式)可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
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②用于厨房调味品的是 ,
③焊接钢板前用于除锈的是 , ④用于冶炼钨、钼等金属的是 .
Ca(OH)2是建筑工业中常用的原材料,它 (填“是”或“不是”)氧化物,它的摩尔质量为 ,其中钙、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① 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 .
② 根据图中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 ;
Ⅱ. .
实验步骤 | 观察到的现象 | 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铁片和银片,再在两只试管中各加入 溶液约2mL. | 加入铁片的试管中: 加入银片的试管中: | 化学方程式: 结论:金属活动性顺(用“>”表示) |
(一)实验课上,甲组同学运用下列实验方法探究碱的性质.
①由上图实验一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 ,此变化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②由上图实验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 而变质,因此要密封保存.
②实验三中可观察到三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大小为A>B>C,对比A瓶与 (选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 能与NaOH发生反应.
(二)乙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集气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瓶口的双孔塞一孔插一根连接气球的玻璃管,另一孔插一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把胶头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瓶中,振荡.
①实验现象: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小明对瓶底残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欲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钠: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法1 | 取样,滴加稀盐酸 |
| 含有碳酸钠 |
方法2 | 取样,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 产生 |
小明又取样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变红,由此也得出瓶底残留液中只含有碳酸钠的结论。稍后想想又立即否定了自己的结论,理由是 .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金属铜的流程图:
Ⅰ.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Ⅱ.溶液A的溶质组成是 ;
生成无色气体D的化学方程式 ;
Ⅲ.在固体B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再通过过滤的分离方法得到金属铜.
三、探究题(共1小题)
为研究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甲组实验中两支试管均无明显现象,乙组中的现象是:蓝色石蕊试纸变 ,镁带表面有 ,这两组实验说明 .
②丙组实验试管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丙组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填试管编号),下列实验不能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的是 .
a、测定加入另一反应物前后温度的变化:温度升高
b、测定加入另一反应物前后溶液pH的变化:pH变大
c、先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再逐渐加入另一反应物,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红
d、取该试管实验后的剩余溶液滴加碳酸钠,无气泡
④为了验证盐酸具有酸的通性,丙组中还需添加的实验是:向稀盐酸中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