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数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60°,b2=ac,则△ABC一定是(    )
A . 直角三角形 B . 钝角三角形 C . 等边三角形 D . 等腰直角三角形
2、如果a>b,那么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 a+c>b+c B . C . c﹣a>c﹣b D . a2>b2
3、等比数列{an}中,a2=1,a4=2,则a6=(   )
A . B . 4 C . D . 8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2,则输出的y等于(   )

A . 2 B . 4 C . 6 D . 8
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 96 B . 128 C . 140 D . 152
6、二次函数y=ax2+bx+c(x∈R)的部分对应值如表:

x

﹣3

﹣2

﹣1

0

1

2

3

4

y

﹣6

0

4

6

6

4

0

﹣6

则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是(   )

A . {x|x<﹣2,或x>3} B . {x|x≤﹣2,或x≥3} C . {x|﹣2<x<3} D . {x|﹣2≤x≤3}
7、在数列{an}中,an+1=an+2,且a1=1,则 =(   )
A . B . C . D .
8、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如果a2=1,那么这个数列前3项的和S3的取值范围是(   )
A . (﹣∞,﹣1] B . [1,+∞) C . [2,+∞) D . [3,+∞)
9、已知n次多项式 ,在求fn(x0)值的时候,不同的算法需要进行的运算次数是不同的.例如计算 (k=2,3,4,…,n)的值需要k﹣1次乘法运算,按这种算法进行计算f3(x0)的值共需要9次运算(6次乘法运算,3次加法运算).现按如图所示的框图进行运算,计算fn(x0)的值共需要次运算.(   )

A . 2n B . 2n C . D . n+1
10、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在正方体表面运动,如果 ,那么这样的点P共有(   )

A . 2个 B . 4个 C . 6个 D . 无数个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从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中抽取100件样本,测量这些样本的一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如下频数分布表:

质量指标

值分组

[75,85)

[85,95)

[95,105)

[105,115)

[115,125]

频数

6

26

38

22

8

则样本的该项质量指标值落在[105,125]上的频率为      

2、函数f(x)=x(2﹣x)(0<x<2)的最大值是      
3、如图,样本数为9的三组数据,它们的平均数都是5,频率条形图如下,则标准差最大的一组是      

4、已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a,b和两个不重合的平面α,β,给出下列命题:

①如果a∥α,b⊂α,那么a∥b;

②如果α∥β,b⊂α,那么b∥β;

③如果a⊥α,b⊂α,那么a⊥b;

④如果α⊥β,b⊂α,那么b⊥β.

上述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5、如图,为了测量河对岸A,B两点之间的距离.观察者找到了一个点C,从C可以观察到点A,B;找到了一个点D,从D可以观察到点A,C;找到了一个点E,从E可以观察到点B,C.并测量得到图中一些数据,其中 ,CE=4,∠ACB=60°,∠ACD=∠BCE=90°,∠ADC=60°,∠BEC=45°,则AB      

6、数列{an}满足a1=1, ,其前n项和为Sn , 则
(1)a5=      
(2)S2n=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Ⅰ)求a的值;

(Ⅱ)如果 ,求b的值及△ABC的面积.

2、某校在“普及环保知识节”后,为了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从本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了一批学生参加环保基础知识测试.经统计,这批学生测试的分数全部介于75至100之间.将数据分成以下5组:第1组[75,80),第2组[80,85),第3组[85,90),第4组[90,95),第5组[95,100],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求a的值;

(Ⅱ)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第3,4,5组中随机抽取6名学生座谈,求每组抽取的学生人数;

(Ⅲ)假设同一组中的每个数据可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试估计随机抽取学生所得测试分数的平均值在第几组(只需写出结论).

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点E是棱PA的中点,PB=PD,平面BDE⊥平面ABCD.

(Ⅰ)求证:PC∥平面BDE;

(Ⅱ)求证:PC⊥平面ABCD;

(Ⅲ)设PC=λAB,试判断平面PAD⊥平面PAB能否成立;若成立,写出λ的一个值(只需写出结论).

4、设数列{an}满足a1=2, ;数列{bn}的前n项和为Sn , 且

(Ⅰ)求数列{an}和{bn}的通项公式;

(Ⅱ)把数列{an}和{bn}的公共项从小到大排成新数列{cn},试写出c1 , c2 , 并证明{cn}为等比数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丰台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