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回乡偶书》同步练习
年级:二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24小题)
|
|
|
偶 然 | 乡 音 | 鬓 毛 |
|
|
|
衰 老 | 客 人 | 何 处 |
处:chù
chǔ
舟 乘 音
客 何 汪
专 、
包 、
青 、
肖 、
偶 、
音 、
①乡音无改鬓毛(衰 哀) 。
②笑问客从(何 河) 处来。
衰 识 想
哀 织 相
①诗人回到家乡,孩子们见了,都不认识他,还笑着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②小孩见了我都不认识。
老:①年岁大;②在某此方面富有经验,老练;③陈旧;④很,极。⑤经常
a少小离家老大回。
b太阳已经老高了。
c这座老房子有百年历史了。
d在这个领域,他可是老手了。
e人家老拿冠军,咱可得加油啊!
无改---- 远--- 少----
①偶书
②老大
③乡音
④鬓毛衰
少:shǎo
shào
偶 客 离
寓 容 商
《回乡偶书》是 著名诗人 ,字 ,自号“ ”。 作者 回家后,感慨很深,于是出于 写了这首诗,写了自己 时的感触。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 ,乡音无改 衰。
相见不相识,笑问 从何处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少小就离家,到了老大的时候才回来。作者到底干什么去了?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
老年人须发稀疏变白:
家乡的口音: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中 , 两句诗描写了作者回到 时遇到的情景
二、阅读题(共1小题)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二两句从六个角度,分别是 、 、 、 、 、 对庐山形象作粗略勾勒,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神奇莫测,给人以无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