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下学期生物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6小题)

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B .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C . 在进行无氧呼吸时,植物细胞只能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CO2 D .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2、将相同的洋葱表皮细胞分别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 .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 . 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D . 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3、将某雄性动物细胞的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染色体数为2N)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B . 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C .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一定为 D .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一定为1
4、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观察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不同岛屿的环境直接对地雀的基因型进行选择 B . 不同岛屿的地雀之间无法交配说明存在生殖隔离 C . 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定向改变 D . 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可能产生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5、如图表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的错误是(  )
A . a曲线代表群落的次生演替,b曲线代表群落的初生演替 B . 图中C点到D点表示生态系统可能遭到破坏 C . E点处的物种丰富度最高,且各种群密度达到最大 D . E点可代表群落达到平衡状态,其类型由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
6、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 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 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的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
A . Aabb×AAbb B . aaBb×aabb C . aaBb×AAbb D . AaBb×AAbb

二、非选择题 (共6小题)

1、在有关生物进化的研究中,常从分子水平研究蛋白质和核酸的细微差异.细胞色素C是一种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如表是多种生物中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的比较结果.

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猕猴

袋鼠

金枪鱼

小麦

酵母菌

氨基酸差别

0

1

10

21

35

4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细胞色素C为参照,上述生物中      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可通过比较各类生物中细胞色素C的差异来推断不同生物中遗传物质差异.从中心法则的角度分析,依据是      
(2)在分子水平研究不同物种亲缘关系,更直接的方法是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比较核酸:

①提取生物A的细胞色素C基因,加热,使DNA变为单链,记录变性温度为TA﹣A

②提取生物B的细胞色素C基因,加热,使DNA变为单链,记录变性温度为Tb﹣b

③在适当条件下,形成杂种双链DNA,记为A﹣B;然后加热,记录变性温度为TA﹣B

④计算两个变性温度TA﹣A(或TB﹣B)与TA﹣B的差值,记为M.

上述步骤中,加热DNA形成单链过程中破坏了DNA分子的      .研究发现,生物A和生物B的亲缘关系越远,计算得到的M值越大,原因是      

2、食用的“香椿”一般是香椿树的芽和幼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香椿”在春季集中采摘顶芽后,侧芽数量增加的原因是解除了      
(2)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2,4﹣D对香椿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将处理过的香椿树插条用浸泡法分别放在4种浓度的2,4﹣D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浸泡法处理香椿树插条,与沾蘸法相比,所用的浓度      ,所需处理时间      

②从预实验的结果可知,与浓度为8PPm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5PPm的2,4﹣D溶液对插条的影响是      

③若要探究2,4﹣D促进香椿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增设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2,4﹣D浓度的取值应设在      ppm范围内.

3、某科研小组将一组小鼠依次置于25℃、0℃,25℃环境中,在每一环境中均生活15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共测了9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这些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指标

1

(25℃)

2

(25℃)

3

(25℃)

4

(0℃)

5

(0℃)

6

(0℃)

7

(25℃)

8

(25℃)

9

(25℃)

A

0.45

0.44

0.45

0.55

0.55

0.52

0.50

0.46

0.45

B

0.31

0.31

0.30

0.30

0.60

0.62

0.38

0.33

0.32

C

0.23

0.23

0.23

0.18

0.17

0.16

0.22

0.23

0.23

(1)小鼠由25℃环境到0℃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皮肤血流量,以      (填“增加”或“减少”)散热量来应对寒冷环境.据表分析,指标      (填“A”、“B”或“C”)代表皮肤血流量.
(2)据实验中第3~第5次的测量结果可以推断指标      (填“A”或“B”)是TSH,原因是      
(3)为进一步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小鼠有出汗现象;刺激下丘脑的后部,出现寒颤现象.这说明小鼠产热中枢是在下丘脑的      (填“前部”或“后部”).
4、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纯种灰身雄果蝇群体经60Co照射后可从中筛选出果蝇甲.果蝇甲产生的各种配子活性相同,且基因均能正常表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经60Co照射后果蝇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      ,果蝇甲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      种配子.
(2)筛选①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选出果蝇甲,筛选②不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就能选出“含异常染色体个体”,理由是      
(3)为从F1中筛选出常染色体正常的雌果蝇,让F1黑身雄果蝇分别与灰身雌果蝇杂交,选定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      的杂交组合的雌性亲本即为所需.
5、家庭中泡菜的制作方法: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洗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坛中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是      

(2)乳酸菌与酿制果醋的菌种在代谢方式上的主要区别是      .有位同学在家制作泡菜时,发现泡菜坛内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形成的原因是      .制作果醋时,在变酸的酒表面也能观察到一层膜,这层膜形成的原因是      

(3)为避免杂菌污染,该同学向泡菜坛中加入了青霉素,结果发酵失败,原因可能是      

(4)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      

6、降钙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某科学机构为了研究一种新型降钙素,从预期新型降钙素的功能出发,推测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人工合成了两条DNA单链,两条链形成部分双链DNA片段,再利用Klenow酶补平,获得双链DNA,过程如图.在此过程中发现,合成较长的核苷酸单链易产生缺失碱基的现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制备新型降钙素,运用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      .Klenow酶是一种      酶.两条DNA单链能合成部分双链DNA的原因是      
(2)获得的双链DNA经限制酶切后插入到大肠杆菌质粒中,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并进行DNA测序验证.

①要进行重组质粒的鉴定和选择,需要大肠杆菌质粒中含有      

②导入大肠杆菌时,要用      处理.

③经DNA测序表明,最初获得的多个重组质粒,均未发现完全正确的基因序列,最可能的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武汉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下学期生物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