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宁市新仓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暑期自主学习测试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物质中不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 )
A . 二氧化硫
B . 臭氧
C . 可吸入颗粒物
D . 二氧化碳
2、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用作切割工具.在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N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4
B . +5
C . ﹣3
D . +2
3、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对它们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都含有氧分子
B . 都能供动物呼吸
C . 都不溶于水
D . 密度都比空气大
4、2013年5月29日人类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60周年纪念日,登山队员登山时携带的贮气瓶主要是利用瓶中的( )
A . 氮气
B . 氢气
C . 氧气
D . 二氧化碳
5、下列对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④质量几乎相等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
6、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的密度与从含氮物质中制得的氮气的密度有0.0064千克/米3的差异。他没放过这一微小的差异,又与化学家拉姆塞合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在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气。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 氩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
B . 瑞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是纯净物
C . 科学研究是非常严谨的,不能放过微小的差异
D . 从含氮物质中可以制得纯净的氮气
7、金刚石、石墨和木炭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黑色固体
B .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 .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8、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 )
A . 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
B . 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
C . 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
D . 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
9、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要尽量架空些,这样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 散热的速度加快
B .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 .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0、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11、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 .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C . 反应前后两种原子的数目不变
D . 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2、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在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某同学以氧气为例进行如图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
A . 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 . 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 . 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 . 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1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B . 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C . 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D . 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4、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将甲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
B . 将乙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
C . 将丙中的条形磁铁从左向右移动
D . 将丁实验中周围有许多大头针的条形磁铁提起
15、将一马铃薯切削成图示的形状,然后放一小容器中,分别加入1、2两种液体,过一会儿后,其液面发生图示的变化,则关于1、2二种液体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
A . 1、2都是清水
B . 1、2都是盐水
C . 1是清水,2是盐水
D . 1是盐水,2是清水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由同种 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铜是由 直接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以上选填“原子”、“元素”或“分子”)
2、电磁继电器是利用 来控制的自动开关。利用电磁继电器,可以实现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 和 。
3、火柴在空气中燃烧,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固体物质,天空中有时会出现下雨下雪现象,这些现象分别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 , 造成的。
4、我国生活和生产用的交流电的周期为 ,频率为 ,1秒内电流方向改变 次。
5、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氢氧根离子
(2)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6、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7、小晨同学在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一般用 法收集。
(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8、人体中需要七大营养素:包括水、 、 、 、粗纤维、维生素、无机盐,其中人体主要供能物质是 。
9、小明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他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框A和B两个位置应该接开关和电灯,那么开关应接在 (填写“A”或“B”)处.小明请电工师傅正确安装完毕,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电工师傅用试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试电笔的氖管都发光,则可能是电路的 段发生 (填“断路”或“短路”)故障.
三、探究题(共2小题)
1、小组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
(1)实验时可通过观察 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2)如图乙所示是通电螺线管周围的有机玻璃板上的小磁针分布状态,观察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 的磁场相似。
(3)小波猜想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可能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都有关。实验中,他将开关S从l换到2上时,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 , 再次观察电流表示数及吸引的回形针数目,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 ,来研究 的关系。
2、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个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 溶解到酒精中。
(2)清洗后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有 。
A 、Ⅰ叶片中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 、Ⅰ叶片中覆盖铝箔的部分
C 、Ⅱ中白色部分
D 、Ⅱ中绿色部分
E 、Ⅲ叶片
F 、Ⅳ叶片
(3)Ⅳ叶片与 叶片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4)本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4)
A . 光合作用需要水
B . 光合作用需要光
C .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 . 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E .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F .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小明把一根条形磁铁放在玩具船上(船头方向为条形磁铁的S极),把船放在静水中,船头向着东方。松手后,小明惊奇的发现船头转动起来.
(1)小船为什么会转起来?
(2)猜一猜船头转动到什么方向时会静止下来,为什么?
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磺胺(化学式为C6H8N2O2S)是青蒿素发现之前最热门的抗疟药物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青蒿素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3)14.1克青蒿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
3、把硫粉放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每次实验中的硫粉均取4克),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氧气的质量(克) | 2 | 4 | 6 |
二氧化硫的质量(克) | 4 |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硫、氧气的质量比是:
(2)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多少克?(列化学方程式计算)
(3)第三次燃烧时,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克,生成的二氧化硫质量为 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