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10小题)

1、

如图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当开关        时,灯亮、铃不响;当开关        时,灯亮同时铃响.

2、古代人们就运用了“钻木取火”技能,这是通过       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烤火取暖”又是通过       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3、如图所示,要使灯L1、L2组成串联电路,则应闭合开关      ;要使灯L1、L2组成并联电路,则应闭合开关      


4、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      的,例如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只能可以从      物体转移到      ,不能相反,否则就会引起其它的变化,消耗别的      

5、如图表示撑杆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在这几个阶段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①助跑阶段,运动员消耗体内的化学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运动员和撑杆获得的动能.②撑杆起跳阶段:杠杆的弹性势能发生的变化是      .(选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或由大变小).③在越横杆阶段:运动员越过横杆后,运动员将      能转化      能.


6、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      ;将体积分别为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      200mL,(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份快速蒸发,这便是制茶业中的“杀青”.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越剧烈.

7、

如图1所示是小红连接的电路实物图,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       状态.实验中,电流表测量的是       灯中的电流(选填“甲”、“乙”或“甲和乙”).如果用电流表测量通过乙灯的电流,请你帮他在电路中移动一根导线完成电路连接,(将移动的导线画上“×”,并画出移动后的导线),同时思考电流表的量程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改变.

8、热机的四个冲程中对外做功的是      冲程,排气冲程      机械能.(选填“得到”或“消耗”)

9、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      而具有的动能,以及分子之间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名称是      
10、城市中修建人工湖,不但可以美化生活环境,而且能有效调节其周围环境,这是由于水的      ,在同样受热或冷却时,温度变化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8小题)

1、以下现象中,由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现象是( )

A . 刀在磨刀石上被磨得发烫  B . 用电熨斗熨衣服 C . 雨滴从高空下落时温度会升高 D . 被加热的试管中的水蒸气膨胀做功,把管塞推出管口
2、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 . 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 . 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3、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 . 物质放热越多,比热容越大 C . 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D . 物质的比热容与质量和温度无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然界只有正负两种电荷 B . 与带负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带正电荷 C . 夏天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不属于静电现象 D . 摩擦起电使物体产生了电子,由于电子的转移,使物体带上了正负两种电荷
5、如图所示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S1、S3断开,S2闭合时,L1与L2串联 B . 当S2断开,S1、S3闭合时,L1与L2并联 C . 当S1、S2、S3闭合时,两灯都亮 D . 当S2、S3闭合,S1断开时,只有L1灯亮
6、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 B . 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C . 物体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D . 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7、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关于小汽车涉及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甘油做发电机的冷却剂 B . 发动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 精心保养可使发电机的效率达到100% D . 排出的尾气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8、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锯木头锯条发热   B . 划火柴点火 C . 烧水时水温升高   D . 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4小题)

1、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求:

(1)把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0.8kg的煤气时放出的热量;

(3)此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2、一台效率为40%的柴油机,当输出3.44×107J有用功时,消耗的柴油质量是多少?(柴油的热值是4.3×107J)

3、每天上学,小丽都会途经玛钢湿地公园,他发现炎热的夏天,中午玛钢湿地公园附近的气温比其他地区气温低很多,请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此现象.

4、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受到阻力为8280N,当它匀速行驶10km时,消耗汽油6kg,求该汽车的汽油机效率.(q汽油=4.6×107J/kg)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

1、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1,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      ,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      

(2)图2是扩散现象,说明      .图3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还说明温度越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如图4,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      离开水面后变      ,说明了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      

2、

如图所示,小张家客厅的吊灯由六盏完全相同的灯组成,六盏灯全部由一个开关控制.开关闭合,灯全部正常发光,开关断开,灯全部熄灭,为了判断这些灯是以什么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两位同学展开讨论,小王同学说:当这些灯正常工作时,用电压表测取它们两端的电压,若它们的电压都相等,则它们一定是并联的;小李同学说:用电流表与每盏灯串联,若电流表的示数都相等,则它们一定是串联的.


(1)你认为上述两种方法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2)请你另外提供一种能判断它们是如何连接的方法.      

3、

图中三角插头上的三个插脚分别与导线①、②、③连通,但未知导线①、②、③中哪根与标有N极的插脚相连.请你将图所示实物图连接起来检测N插脚与导线②是否相连      .若观察到      现象,说明导线②是接到N插脚上.


4、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      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      Q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