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西汉时开辟的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给世界留下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这条“丝路”从东向西的走向是 ( )

A .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 B . 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西亚—大秦 C . 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安息—大秦 D . 长安—玉门关、阳关—河西走廊—葱岭—西亚—欧洲
2、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丝绸之路的开通 C .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 宣政院的设置
3、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

A . 张骞曾出使西域 B . 班超曾出使大秦 C . 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 . 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4、“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    )

A .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 . 推动了西汉进行政治改革 C . 掀起了诸侯兴修水利的高潮 D . 加速了中国北方民族的融合
5、如果你是随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使者之一,你需要准备的东西包括(    )

①牛羊  ②金币   ③丝绸   ④大量的武器和粮草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6、“连接亚欧风物,融汇东西文明”——“一带一路”勾画了开放包容、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蓝图。在古代,丝绸之路是(    )

A . 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B . 唐代商人出海贸易的交通要道 C . 连接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D . 清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7、汉代,“丝綢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这反映了当时(    )

A . 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 B . 西方人普遍享用中国丝绸 C . 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 D . 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观察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某历史学习小组结合地图,围绕着汉代的西域问题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完成探究问题。

【丝绸之路】

图一

【西域都护】

图二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题。

①西域含义:汉代人把今天甘肃A      和B      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地区称作西域。

②丝绸之路路线: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和丝织品,从C      出发,穿过D      ,经西域运往      ,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

(2)在这条商路上,中原的哪些物品和技术传到了西域,西域的哪些物品传到了中原?(各举两例即可)

(3)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重大意义?

(4)图二是西汉疆域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西汉设置这一机构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机构的具体地点在哪里?这一机构有什么职能?这一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5)无论是丝绸之路的开通还是西域都护的设置,都与哪一历史人物有着重要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