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1小题)

1、衡量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标志是(    )

A . 汽车数量的多少 B . 绿地面积的多少 C . 工厂的多少 D . 人口密度的大小
2、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与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 . 亚洲与欧洲 B . 非洲与欧洲 C . 欧洲与拉丁美洲 D . 亚洲与大洋洲
3、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是(  )

A . 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获取资源的数量,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 . 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D .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4、现在有些城市实行“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的是(  )

A . 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B . 想让公共汽车多挣点钱 C . 抑制私人出租车 D . 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5、读图“我国建国以来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分析完成下题.

(1)图中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人口政策的有力实施 B .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C . 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 D .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2).引起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2)
A .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 . 出生率的下降 C . 死亡率的下降 D .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6、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下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1)
A . B . C . D .
(2)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 (2)
A . 70%   鼓励生育 B . 60%    计划生育 C . 15%  采取移民政策 D . 30%   鼓励人员出国
7、近30年来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A . 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 . 从城市流向乡村 C .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 .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8、目前我国存在大规模人口流动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①城乡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②国家统一安排迁移     ③国家政策允许

④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    ⑤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就业机会的地区差异.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③④⑤
9、如图为人口相等的四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据图回答问题.

(1)这四个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1)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③④②① D . ②③①④
(2)四个城市中人口机械增长最多的是(  ) (2)
A . B . C . D .
10、读图“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1)此图说明该地区(  ) (1)
A . 城市化水平高 B . 城市人口为2500万 C . 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D . 人口密度较大
(2)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的国家是(  ) (2)
A . 巴西 B . 印度 C . 英国 D . 南非
(3)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3)
A .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 .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 . 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D . 居民生活以消费动物性食品为主
(4)图示人口状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②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

③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④农村人口增长减缓,出现负增长.

(4)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1、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图),据此回答下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1)
A . 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B . 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C . 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D . 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2)
A . 居住人口减少 B . 人居环境恶化 C . 城区房价昂贵 D . 城区面积萎缩
12、读图“相同级别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关李军家购物的选择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选择A中心地 B . 一定选择B中心地 C . 一般选择A中心地 D . 一般选择B中心地
13、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各要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临海,地理位置优越 B . 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则无城市分布 C . 沿河设城是我国北方地区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D . 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
14、影响下列工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①印刷厂    ②电器装配厂    ③炼铝厂    ④水果罐头厂

A . ①原料  ②动力   ③劳动力  ④市场 B . ①动力  ②劳动力   ③原料   ④市场 C . ①市场  ②劳动力  ③动力   ④原料 D . ①原料  ②动力   ③市场   ④劳动力
15、山东省是我国的粮食、棉花、花生生产大省.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由于加大了科学投入,普遍采用温室大棚和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反季节蔬菜.据此完成下题.
(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农业生产已摆脱地域限制 B . 人们可以改变自然条件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 C . 该地区成为典型的混合农业区 D . 该地区已由种植园农业向商品谷物农业转变
(2)我国蔬菜等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的原因是(  ) (2)
A . 劳动力资源丰富 B . 我国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较好 C . 我国蔬菜的质量较好 D . 我国蔬菜生产的科技水平较高
16、读图“上海及附近地区略图”,回答下题:

(1)自来水厂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H处,这是因为(  ) (1)
A . 距中心城区近 B . 交通方便 C . 水质较好 D . 接近旅游区
(2)①是金山石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属于(  ) (2)
A . 基本无污染工业 B . 轻度污染工业 C . 严重污染工业 D . 污染土地工业
17、有关可持续发展三项基本原则制定依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没有人与其他种群之间的公平就没有生态环境保护,没有代际之间的公平,就没有环境资源的持续发展 B . 因地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类必须限制自身的生产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 . 因为地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很多环境问题表现为全球性.因此解决、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也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共同决策和行动 D . 三项原则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
1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思想(  )
A . 地理环境决定论 B .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C . 可持续发展论 D . 人定胜天
19、下列论述不是传统发展模式特征的是(  )
A . 高投入 B . 高消耗 C . 无污染 D . 高污染
20、下列言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 “只有一个地球”的公益广告 B .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 . 提倡用塑料袋购物 D . 靠山砍柴,靠水捕鱼
21、关于中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中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两方面 B . 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问题已不再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C . 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D . 近两年,我国的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工业“三废”排放量在减少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1、读下表“芬兰1785﹣1976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回答问题.

人口阶段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第一阶段(1785﹣1790)

3.8

3.2

0.6

第二阶段(1825﹣1830)

3.8

2.4

1.4

第三阶段(1910﹣1915)

2.9

1.7

1.2

第四阶段(1970﹣1976)

1.3

1.0

0.3

(1)第一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其特征是      
(2)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相比,同为人口低自然增长率,其本质区别是      
(3)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规律是      ,说明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从死亡率      开始的,可见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2、读图“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图中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      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3)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      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            
(4)人口的迁移会给迁出地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图中,某城镇规划拟建钢铁厂、造纸厂、啤酒厂.读图完成下表:


厂名

最佳厂址(填代号)

选择理由

钢铁厂

      

      

造纸厂

      

      

啤酒厂

      

      

4、读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圈层Ⅰ代表      ;圈层Ⅱ代表      
(2)A表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      ;B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产生的      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3)C表示      作用于环境;D表示环境也会把它受到的影响      作用于人类.
(4)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当人类向环境      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索取的物质和能量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5、读图“美国农业地带分布图”,写出序号④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