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1小题)
1、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家园”.“第二家园”的“自转轴”与其绕日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及方向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强,有大气层.回答下题.
(1)判断“第二家园”是( ) (1)
A . 月球
B . 金星
C . 火星
D . 天王星
(2)与地球相比,“第二家园”( ) (2)
A . 热带范围较大
B . 昼夜交替的时间明显缩短
C . 温带范围较大
D . 可见到太阳西升东落现象
2、如图是一游客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的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读图,完成下题.
(1)该游客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 ) (1)
A . 西北
B . 西南
C . 东北
D . 东南
(2)以下四个城市设计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水平倾角最大的应该是( ) (2)
A . 北京
B . 济南
C . 上海
D . 海口
3、读图,完成下题
(1)地球上全年都昼夜平分的地方是( ) (1)
A . 北极点
B . 南极点
C . 赤道上
D . 北纬30度纬线上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ST与EF之间为( ) (2)
A . 热带
B . 北寒带
C . 北温带
D . 南温带
(3)若黄赤交角变小则( ) (3)
A . ST线将向南移
B . EF线将向北移
C . E′F′线将向北移
D . S′T′线将向北移
4、 2014 年5月5日,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5日晚发生里氏6.1级地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地震时,位于地震附近海域船只中的人应感到( ) (1)
A . 上下颠簸
B . 左右摇晃
C . 无感觉
D . 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摆
(2)地震、海啸的发生,对下列哪一圈层影响最小( ) (2)
A . 水圈
B . 大气圈
C . 生物圈
D . 岩石圈
5、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结合“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回答下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最低的是( ) (1)
A . ①处
B . ②处
C . ③处
D . ④处
(2)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来完成拍摄( ) (2)
A . 16时至次日8时
B . 8时至16时
C . 18时至次日6时
D . 6时至18时
6、图为某地某日一次强台风过程的风速逐时变化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当天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1)
A . 热带气旋
B . 副热带高压
C . 冷锋
D . 暖锋
(2)在15﹣17 时该地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2)
A . 阳光明媚
B . 狂风暴雨
C . 阴雨连绵
D . 电闪雷鸣
7、 2015 年7月29日,非洲东部法属留尼汪岛(位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发现一飞机残骸,疑似波音777的襟翼. 一些媒体分析称其疑似MH370残骸,可能是从澳大利亚西部海域漂流到此.根据碎片图片,很难判断出碎片在海里漂流了多久,但“最少应该有6个月.”据材料,完成下题.
(1)据此推断,可能参与的洋流和风带有( ) (1)
A . 东北信风 南赤道暖流
B . 东南信风 西澳大利亚寒流
C . 盛行西风 西风漂流
D . 东南信风 北赤道暖流
(2)根据推断,此碎片在半年前还在澳大利亚西部沿海,那时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应吹什么方向的风为主( ) (2)
A . 西南风
B . 西北风
C . 东南风
D . 东北风
(3)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中,受海洋寒流影响明显的是( ) (3)
A . 南美东部热带雨林气候
B .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C . 南美西部热带沙漠气候
D . 亚洲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8、 2015 年7月28日,新疆喀纳斯景区科考队沿途对宝勒巴岱峰南部冰川地貌、喀纳斯植被垂直分布情况进行了考察,在距离喀纳斯湖出水口约18公里西南方向发现古地中海海底遗迹.据材料,完成下题.
(1)此海底遗迹形成的地质作用中,下列哪项最弱( ) (1)
A . 海相沉积
B . 板块上升运动
C . 冰川作用
D . 流水堆积
(2)试推断此地的古地中海遗迹,属于哪一个板块( ) (2)
A . 亚欧板块
B . 太平洋板块
C . 非洲板块
D . 印度洋板块
9、电视剧《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从事的是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下图中甲是他的贩运工具,乙是其贩运途中在沙漠中常见的一种树木.据此完成下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田青的生意路线上的景观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 田青所用的交通工具在我国北方地区常见
C . 包头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D . 阿克苏所在地区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图乙所示树木出现于沙漠中属于( ) (2)
A . 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现象
B . 自然带分布的非地带性现象
C . 海陆位置因素影响下的地带性现象
D . 地形因素影响下的非地带性现象
10、如图是“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大面积破坏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空气中CO2的浓度增加
②造成南极臭氧空洞扩大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物种数量锐减,甚至灭绝.
(1)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
(2)澳大利亚东侧海域珊瑚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CO 2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密切关系,这说明地理环境具有( ) (2)
A . 整体性
B . 差异性
C . 独特性
D . 复杂性
11、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则利用收集和积储的雨水来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洁车辆;新加坡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根据资料完成下题.
(1)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对水循环产生直接影响的环节是( ) (1)
A . 蒸发
B . 降水
C . 水汽输送
D . 径流
(2)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 (2)
A . 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B . 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C . 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
D . 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3)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新加坡可以采取的最经济的措施有( ) (3)
A . 淡化海水
B . 国内跨流域调水
C . 人工降水
D . 循环用水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根据材料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
(1)如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 .
(2)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是真的吗?为什么?
(3)你知道宇航员爸爸的年龄吗?理由是什么?
(4)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直射 .
(5)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③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6)某日下午5时多,山东淄博一中的小明同学放学回家时,感到寒风袭人,夜色也比前些天更快地降临了.此日地球运行的时段在 . (6)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④→①
2、如图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重庆的风向是 ;A锋面系统类型为 .
(2)试比较重庆市与宁夏银川市的天气要素(气压、气温、风力、天气状况)的差异.
(3)从长江的流向可判断出我国地势的总体特点是 ,在此地势状况影响下,我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的特点是 .
3、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庐山及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
(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A,B,C三地中的 非常相似.
(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我国东部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4)同学们到达B山顶时,发现从山下带来的密封食品包装袋鼓起来了.请你解释其原因.
(5)在撰写《考察报告》时,甲、乙两位同学对“图中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这一现象的解释持不同的观点.甲同学认为:属于海陆间水循环;而乙同学则认为:属于内陆小循环.你赞成谁的观点?并帮助描述“该类水循环的重要地理意义”
4、山东省实验中学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泰山的地质、交通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东省极力推崇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独特旅游线路,其中“一山”指的是泰山,其形成于太古代,因受来自西南和东北两方面的挤压力,褶皱隆起,形成中国最古老的地层﹣﹣泰山群;后因地壳变动,被多组断裂分割,形成块状山体,现每年以 0.5毫米的速度继续增高.
材料二 部分泰山景观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泰山所属的山地的类型,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中十八盘图片,分析山区交通线路选址的原则.
(3)材料二中盘山公路交通线呈 形,分析形成该交通线布局的原因及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