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1、读“某日晨昏线”(如图),a.c为晨线的顶点,b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一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50°E.据此回答下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a点位于北极圈上
B . b点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比a点和c点大
C . e点地方时可能是0时
D . 国际标准时间是2时40分
(2)假设一自然运动的物体从c点过b点到a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转表现是( ) (2)
A . 向右一不偏转一向左
B . 向左一不偏转一向右
C . 向东一向西一向东
D . 队向西一向东一向西
2、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度数与图中β角的数值相等的纬线是( ) (2)
A . 南北回归线
B . 赤道
C . 南北极圈
D . 日界线
3、我国某学校橾场上,0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0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交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回答下题.
(1)当OP达到一年最长时的节气是( ) (1)
A . 春分
B . 夏至
C . 秋分
D . 冬至
(2)自上题所选节气开始,三个月后,该学校所在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大致是( ) (2)
A . 昼短夜长
B . 昼长夜短
C . 昼夜平分
D . 出现极夜
(3)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 )方向. (3)
A . 东北
B . 正东
C . 正北
D . 正南
4、如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时间长度T为( ) (1)
A . 1太阳日
B . 1恒星日
C . 1回归年
D . 1恒星年
(2)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 (2)
A . ①点附近
B . ②点附近
C . ③点附近
D . ④点附近
5、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若A、B、,C、D分别代表地球的两分两至日,回答下题.
(1)地球公转到B点时,属于北半球的( ) (1)
A . 春分日
B . 夏至日
C . 秋分日
D . 冬至日
(2)当临沂市正午的日影处在一年中最短时,地球公转到( ) (2)
A . A点
B . B点
C . C点
D . D点
6、读“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图层的划分”图,回答下题.
(1)下列有关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 . 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C . ②是软流层
D . 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2)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 (2)
A . 莫霍界面附近
B . 上下地幔之间
C . 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 . 内、外核之间
7、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题.
(1)图中( ) (1)
A . E处为板块的生长边界
B . F处可能形成海岭
C . E处岩石年龄较F处年轻
D . F处地壳运动一定较E处活跃
(2)若该剖面图是据地球实际情形进行的大致描绘(E为太平洋),则图中甲板块最可能为( ) (2)
A . 美洲板块
B . 亚欧板块
C . 非洲板块
D . 印度洋板块
8、如图为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 离地面的垂直拒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完成下题.
(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1)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2)
A . 挤压隆起
B . 挤压四陷
C . 断裂下降
D . 断裂上升
9、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1)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 (1)
A . 流水侵蚀
B . 风力侵蚀
C . 冰川侵蚀
D . 流水沉积
(2)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2)
A . 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 . 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 . 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 . 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10、读图,完成下题.
(1)关于上图显示的地貌,成因正确的是( ) (1)
A . ①一风化作用
B . ②一流水侵蚀
C . ③一风力侵蚀
D . ④一流水侵蚀
(2)以上地貌( ) (2)
A . ①和②多见于我国西北内陆地
B . ③和④多见于我国青藏高原
C . 根据③中新月形沙丘可以判断风向
D . ②中沉积物颗粒大小分布无规律性
11、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 ) (1)
A .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 地转偏向力
C . 摩擦力
D . 近地面风向
(2)对风的速度有影响的力是( ) (2)
A . a、d
B . a、b
C . b、d
D . b、C
12、读下图,回答下题.
(1)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则近地面a、b的气压是( ) (1)
A . Pa>Pb;Ta>Tb
B . Pa<Pb; Ta<Tb
C . Pa<Pb;Ta>Tb
D . Pa>Pb;Ta<Tb
(2)若图示为三圈环流的某一环流,a、b 表示近地面气压带,①地盛行西南风,则( ) (2)
A . a处讳度较b处低
B . ①地的西南风低温干燥
C . 该环流位于南半球中纬
D . b气压带由动力因素形成
13、读“中国某海滨地区不同时期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完成下题.
(1)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日中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 (1)
A . 甲为夜晚,吹陆风
B . 为夜晚,吹海风
C . 甲为白天,吹海风
D . 乙为白天,吹陆风
(2)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引起盛行风向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 (2)
A . 天气系统不同
B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 人类活动变化
D . 气压带、风带移动
14、读“某地气压带和风带图”,完成下题.
(1)关于丙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冬季北移,夏季南移.
B . 气温高,气流上升
C . 其控制地区,多降水较少
D . 始终呈连续带状分布
(2)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由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B . 全年受乙风带影响
C .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 . 夏季低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3)如图为锋面气旋示意图.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 ) (3)
A . 北半球的冷锋
B . 北半球的暖锋
C . 南半球的冷锋
D . 南半球的暖锋
15、水库对于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防洪、发展养殖、旅游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功能.下图是某水库一年中流入量、流出量的变化曲线图,假设当地入湖河流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方式.据此完成下题.
(1)关于圏中甲、乙、丙、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甲时期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 . 乙时期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C . 丙时期的储水量最小
D . 丁时期的储水量最大
(2)该水库周边地区大量栽培具有极高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油橄榄.请分析该水库所在地区可能位于( ) (2)
A . 南纬25°〜35°的大陆东岸
B . 北纬40°〜40°大陆东岸
C . 北终30°〜40°的大陆西岸
D . 南纬30°〜40°大陆西岸
16、 2006年1月22日,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经过300天、43230海里的环球航行后顺利返回青岛.右图为这次考察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关于图中①〜④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
A . ①是联系地中海和大西洋重要通道
B . ②所在大洲是人口最多的洲
C . ③所在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 . ④附近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2)2005年12月,考察船从②启航回国,其中从②〜③海区航行时( ) (2)
A . 一直顺水航行
B . 以逆水航行为主
C . 顺水航行里程长于逆水航行里程
D . 先逆水后顺水
17、2015年3月13日,位于智利中部沿海的瓦尔帕莱索(33°02'S,71° 38'W)附近森林发生火灾,周边大约4500名民众紧急撤离.此次火灾被烧毁的森林主要是( )
A . 针叶林
B . 常绿阔叶林
C . 落叶阔叶林
D . 常绿硬叶林
18、如图为北半球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甲﹣乙
B . 甲山地①为常绿阔叶林带
C . 乙山地②为温带草原带
D . 丙山地③可能为热带(季)雨林带
(2)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
A . 热量
B . 水分
C . 坡向
D . 地形
19、如图为我国某山脉90°E附迎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M坡最有可能是( ) (1)
A . 东坡
B . 西坡
C . 南坡
D . 北坡
(2)N坡缺失云杉林带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纬度高,气温低
B . 海拔高,气温低
C . 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D . 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20、马斯达尔市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约北纬24°N,54°E)附近.该城市计划于2016年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实现CO2“零排放”的城市.为实现零碳城市的目标,其供电的能源主要是( )
A . 天然气、生物能
B . 石油、天然气
C . 太阳能、生物能
D . 太阳能、风能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根据有关地理知识,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A、G两地均为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分别简析其形成原因.
(2)图中E、D、F三地中,是 地时刻最早,由E到F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是 ,这主要是 .
(3)A、B、C、D四地中,因多云雾而有“蜀犬吠日”现象发生的是 ,因为该地位于 (地形区),水汽不易扩散;属于 ,气候,降水多,雨季长:多河流,水汽蒸发量大.
(4)在以下城市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利用条件最优和最差的分别是 . (4)
A . 成都武汉
B . 拉萨贵阳
C . 石家庄乌鲁木齐
D . 包头杭州
2、如图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甲气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乙气压中心位于太平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气压中心名称为: .乙地的水平气流运动状况 .该图所示时期为南半球的 季节,此季节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风向为 .
(2)②处风向为 ,①、②两处风力较大的是 .判断理由是: .
(3)甲、乙两处昼夜温差大的是 ,判断理由是: .
3、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 和 ,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 和 .
(2)我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 , 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 .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 .
(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 .
4、图1和图2分别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自然带①和⑤的名称分别是 、 .
(2)自然带①和④的变化属于 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 ;⑤和⑦的变化属于 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 .
(3)图中③和⑦自然带的景观均以荒漠为主,其中③自然带所处地区由于终年受 (气压带名称)或 (风带名称)控制,而降水少.
(4)与图中甲、乙气候类型相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 (填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