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训练

年级:七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7小题)

1、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气候 B . 水源 C . 地形 D . 土壤
2、关于乡村聚落主要从事的工作有 ( )

A . 纺织工业 B . 邮电业 C . 耕作业 D . 饮食服务业
3、北京市为增强国际竞争力,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B . 拆除传统四合院,大规模建设高楼大厦 C . 大力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益和服务质量 D .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是我国多雪地区,当地民居多为人字型屋顶,窗户较小的木屋,该民居结构主要功能是

A . 防御风沙 B . 防御台风 C . 防御风雪 D . 防御地震
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1)
A . 都位于热带地区 B . 都位于湿润地区 C . 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D . 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2)下列关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侧海湾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周边国家以黄色人种为主 B .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地区 C . 海湾周围国家经济落后 D .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达30‰
6、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长达200米。这样的生活习惯受下列哪些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的影响(    )

A . 山坡地区 B . 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 C . 气候严寒 D . 热带干旱,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7、下图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一般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这种民居适应的自然环境是(    )

A . 昼夜温差大的地区 B . 秋雨绵绵的地区 C . 气候湿、热的地区 D . 台风频繁的
8、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的地理条件有(    )

A . 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B . 人口稀少,资源丰富 C . 交通闭塞,通讯不畅 D . 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9、下列景观图,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

A . B . C . D .
10、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是(    )

A . 大理苍山保护管理局倡导登山游客自捡垃圾 B . 洱海海景客栈污水直排洱海 C . 商贩在大理古城南城门上设置饮食、烧烤摊点,招揽游客 D . 游客在大理崇圣寺三塔上刻写“某某到此一游”
11、下列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A . B . C . D .
12、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传统民居与其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高脚屋—凉爽、防潮 B . 冰屋—御寒、防风 C . 蒙古包—防晒又凉快 D . 窑洞—冬暖夏凉
13、下列是《航拍中国》摄制组人员在日记中记录的各地特色文化,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

A . 西藏,藏民用誉为“高原之舟”的三河马为摄制组运送物品 B . 新疆,晾房里挂满了葡萄,维吾尔族用香甜的瓜果款待我们 C . 陕西,冬暖夏凉的窑洞住起来十分舒适,安塞腰鼓热情奔放 D . 海南岛,烈日炎炎,喝上几口甘甜的椰子汁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14、

读甲、乙两种聚落观图片,回答下题.

(1)有关两种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甲聚落为乡村 B . 乙聚落为城市 C . 甲聚落高楼林立,道路纵横 D . 乙聚落相对集中,规模较大
(2)若已知乙聚落分布在欧洲西部,则推测当地的主要人种及信仰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

(2)
A . 白色人种 伊斯兰教 B . 白色人种 基督教 C . 黄色人种 佛教 D . 黑色人种 基督教
15、我国传统居民建筑呈现“南尖北平”的特点,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 气温 B . 传统习惯 C . 地势 D . 降水
16、下列景观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常见的是(    )

A . B . C . D .
17、北京的传统民居是(    )

A . 坯房 B . 窑洞 C . 四合院 D . 吊脚楼
18、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

A . 故宫 B . 天坛 C . 雍和宫 D . 颐和园
19、既为世界文化遗产,又是我国园林艺术典范的是(    )

A . 苏州园林 B . 扬州个园 C . 无锡寄畅园 D . 四川九寨沟
20、北非的村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主要因为(    )

A . 当地气候寒冷,墙厚、窗小可以抵御严寒 B . 当地气候炎热,墙厚、窗小可以减少阳光和热风的影响 C . 当地强盗较多,墙厚、窗小比较安全 D . 当地土质疏松,墙厚、窗小可以使房屋更坚固
21、下列民居建筑与其地点搭配不当的是(    )

A . 窑洞﹣贵阳 B . 竹楼﹣西双版纳 C . 吊脚楼﹣湘西 D . 土楼﹣福建
22、下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中,属于意大利的是(    )

A . 平遥古城 B . 丽江古城 C . 皖南古村落 D . 威尼斯城
23、某地区的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炉,窗小或有双层窗,且屋顶大多高耸。这一地区的气候具有以下特点(    )

A . 炎热多雨 B . 寒冷干燥 C . 寒冷多雨雪 D . 温暖干燥
24、下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

A . 炎热干旱的沙漠 B . 终年严寒的极地 C . 炎热多雨的气候 D . 地势高峻的高原
25、读某地区聚落示意图,回答小题。

(1)甲聚落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该类聚落叫(    )

(1)
A . 村庄 B . 集镇 C . 乡村 D . 城市
(2)该地区的聚落中,建有多座尖顶的宗教建筑物——“教堂”,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呈波状且色浅,鼻梁高,嘴唇薄……试判断该地区可能地处(    )

(2)
A . 非洲南部 B . 亚洲东部 C . 欧洲西部 D . 非洲北部
26、读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几个阶段示意图,完成小题。

(1)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顺序是(    )

(1)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①③④② D . ④③②①
(2)演变到第④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a.交通拥堵    b.住房紧张    c.受教育条件好   d.环境质量下降 

e.犯罪率下降   f.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降低

(2)
A . a、b、c B . d、e、f C . a、b、d D . a、b、f
27、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读下列景观图,民居与地区环境对应正确的是(    )

A . 甲—热带湿热地区 B . 乙—温带地区 C . 丙—黄土高原 D . 热带干旱地区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

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表示       聚落,图中乙表示       聚落.

(2)下列哪些区域适合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 )

(2)
A . 热带雨林地区   B . 温带河流沿岸的平原    C . 沙漠地区   D . 南极地区
(3)下列聚落中需要保护的是 ( )

(3)
A . 北京现代建筑群     B . 意大利威尼斯水城 C . 九台普通农村聚落   D . 美国的别墅区
2、

读北非民居和新疆民居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非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新疆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形成新疆主要自然环境特点的原因是       、       

(2)民居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相适应,北非民居和新疆民居屋顶相同的特点是      相同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北非民居“厚墙”的主要作用是       ,制约北非和新疆乡村聚落的因素是       ,两地区人口分布       (稠密/稀疏).

(3)非洲北部大部分居民和新疆的维吾尔族居民信仰       教,都属于        人种.

3、

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聚落可分为       和       两大类.

(2)A、B、C三处聚落都属于       聚落,该类聚落一般规模较       (大、小),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

(3)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