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书写 (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写在横线上。

从河dī      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jia      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liáo      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héng      

二、选择题 (共3小题)

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 . ①②⑤④③ B . ③②①④⑤ C . ①⑤③④② D . ③⑤①④②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此时却收敛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了她。 B .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 . “六一”晚会上,两个小朋友表演的小品让人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D . 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演技高超,他在传统京剧《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演得惟妙惟肖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济南的冬天》是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B . 朱自清的散文《春》,主题明确,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 C . 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他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D . 《秋天的怀念》是作家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达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

三、默写 (共1小题)

1、古诗文默写。
(1)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繁盛的诗句是:            

四、语言表达 (共1小题)

1、根据下面的对话,代班长拟写一则通知。(只写正文,不超过60字)

班长:区科技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了,周六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去那儿吧。

团支书:好啊。听说里面增设了八大行星体验展台,以前北京才有,难得一见。

班长:是啊,那里还可以借乐高玩具,凭个人借书卡每次可借10天。这几天去的人很多。

团支书:那我们就去那里做志愿者吧,帮助工作人员整理图书,打扫卫生,维持秩序。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班长:上午8点整,在学校门口集合出发。

团支书:好的。写通知和点名的事就归你了。

五、名著导读 (共1小题)

1、下面是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六、诗歌鉴赏 (共1小题)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简要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七、文言文阅读 (共1小题)

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闻宥坐器,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注】①欹(qī):倾斜。②宥(yòu)坐: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知之知之      

知也      

③思而不学则      

④满则      

(2)翻译上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诲女知之乎?

②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3)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4)谈谈你从“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的行为中得到的启示。

八、现代文阅读 (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全面二孩”来了,你怎么看

【政策背景】

    计划生育政策自1980年开始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但近年来,一系列的人口问题使计划生育的目标和理论依据都受到质疑。男女出生比例节节升高,从1980年的107.4∶100上升到2004年的121.1∶100。人口结构问题凸显,目前,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13.3%上升到2014年的15.5%。另外,我国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已经超过1.5亿户,独生子女养老负担沉重,而一些家庭的“失独”不仅成家庭灾难,也成社会之痛。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各种声音】

    网友“初为人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今高养育成本时代已经到来,一个孩子,从怀孕到分娩,从出生到成长,直到学成后参加工作,的确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我们这代人太累了,养育一个孩子,尚且困难重重,再生一个简直难以想象。养而不教,教而不善,结果是害了孩子害了自己。

    网友“平民布衣”:生个二胎是为了让大的有个伴,可有谁知道大的到底能不能接受?增加一个弟弟(妹妹)来分享父母亲人的爱,他(她)的心理平衡不平衡?网上不是报道了一些孩子逼迫父母放弃生育二胎的事例吗?

    大楚网:放开政策后,生育潮是否会如预期般出现,政策都不应该是鼓励生育的唯一杠杆。“入园难”“入托难”的现实问题依然困扰着我国许多家庭;生得起养不起的顾虑也绝非喊几句口号就能消除。如果真想鼓励民众生育,就应该用社会保障和福利消除民众顾虑,让想生的人生得起、养得起,还要养得好。

【漫画两幅】

(1)请根据“政策背景”的内容,概括出“全面二孩”政策出台的原因。
(2)观察漫画(一),说说在“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父母为什么还纠结。
(3)请结合“各种声音”和漫画(二),说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打消父母生育二孩的顾虑。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地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怯怯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她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焐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说:“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女儿失望地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愤愤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学校门口有三个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奶奶,大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祖孙俩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笑了。

    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补全表格内容。

五岁时

      

七岁时

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九岁时

      

十一岁时

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

(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①那个冬天,很冷……

②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3)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4)“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

九、命题作文 (共1小题)

1、生活中,我们通过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我们听到歌曲,愉悦身心;我们听到知识,提升自己;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丰富了我们的感受。请你以“我听到的一个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②适当运用人物描写手法。③语句通顺,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