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B . 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 , 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C . 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 . 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2、下列用途利用了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 . 木炭用作吸附剂
B .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 . 氧气用作助燃剂
D . 氮气用作保护气
3、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物 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NaOH溶液 | Na2CO3 |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B | CO气体 | CO2 |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
C | Fe粉 | Cu粉 |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并干燥 |
D | CaO固体 | CaCO3 | 高温煅烧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选择填充题(共12小题)
1、羊毛含有蛋白质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下列物质灼烧时也会产生该气味的是( )
A . 鸭毛
B . 植物油
C . 青菜
D . 馒头
2、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
A . 铁粉
B . 紫色石蕊试液
C . K2CO3溶液
D . AgNO3溶液
3、下列从实验现象中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 . 在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钙
B . 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是稀盐酸
C . 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是稀硫酸
D . 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臭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海水晒盐
B . 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 . 燃放烟花
D .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加碘食盐
B . 大理石
C . 过氧化氢
D . 黄河啤酒
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量9.5mL液体
B . 干燥氧气
C . 测定溶液的pH
D . 称量NaOH




7、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 分子间有间隔 |
B |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 组成物质的元素不同 |
C |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
D | 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镁条在空气中能燃烧 | 物质的种类决定反应能否进行 |
A . A
B . B
C . C
D . D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3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C . 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D . 甲中含有少量乙时,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9、在“X+Y→盐和水”的反应中,物质X和Y不可能是( )
A . H2SO4、ZnCl2
B . HCl、Ca(OH)2
C . Fe2O3、H2SO4
D . CO2、NaOH
1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选用下列各组试剂,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 Cu、Ag、FeSO4溶液
B . Cu、FeCl2溶液,AgNO3溶液
C . Fe、Ag、CuSO4溶液
D . Fe、Cu、稀硫酸,AgNO3溶液
11、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
B . 等质量的金属分别放入足量的相同稀盐酸
C .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 两份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12、取一滤纸条,等间距离滴入10滴紫色石蕊溶液,装入玻璃瓶中,然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待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B . 图中黑点颜色为红色
C . 氨水和盐酸都有属于易挥发性物质
D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氧化铝是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它由铝离子和氧离子构成.
(1)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
(2)3个铝离子的化学符号是 .
(3)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一个氧离子中有 个质子.

四、信息分析题(共1小题)
1、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2)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是 。
(3)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为预防患佝偻病,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 元素。
(4)检验所用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试剂是 ;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 。
(5)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 。家里用的铁制品很容易生锈,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 (写一条即可)。
(6)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将硝酸铵溶于水,插入温度计,发现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测得溶液的pH=4,我们可以得出:pH<7的溶液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酸的溶液;硝酸铵 (填“能或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五、简答题(共2小题)
1、如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甲与A溶液反应产生气泡,得到浅绿色溶液;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乙的溶液为蓝色;丙与B属于同一类物质,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生成两种不同颜色的沉淀.

请回答: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是 ;C的化学式是 ;乙的化学式是 。
(2)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向A、B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 。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乙+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1)“操作1”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滴加CaCl2溶液应“过量”,目的是 ,沉淀A的化学式是 。
(3)该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六、探究题(共1小题)
1、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如图E所示,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象是 ,瓶中水的作用是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检验产生气体的方程式是 。如图F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 ,因此二氧化碳的可用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