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44小题)
火山爆发时炽热的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之后当地生物群落演替过程非常缓慢 (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烟草花叶病毒⑥噬菌体
①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
③动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植物的分层现象
④群落中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⑤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将玉米与大豆套种,充分利用分层现象
⑥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成分(mmol/L) | Na+ | K+ | Ca2+ | Mg2+ | Cl﹣ | 有机酸 | 蛋白质 |
① | 142 | 5.0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②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③ | 10 | 14.0 | 2.5 | 10.35 | 25 | ﹣ | 47 |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第一步:配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按如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 A | B |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 10 | 10 |
活化酵母菌液/mL | 0.1 | 0.1 |
温度(℃) | 5 | 25 |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统计起始酵母菌数,并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同一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①图甲中,调节顶端优势形成的生长素由 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时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②分析图乙结果可知,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 作用,其合成部位最可能在 (填“A”“B”或“C”),合成后运输到特定的部位发挥作用.
③ 嫁接株中 (填“含有”或“不含”)生长素.根据图乙可知其A、B枝条均未表现出顶端优势,这说明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需要 的协助.
④研究者将 组合中A、B部位的顶芽都切除.侧芽表现明显生长现象.若只切除该组合中A部位的顶芽,其侧芽不会明显生长,其最可能的原因是B产生的生长素运至C处,促进 ,从而抑制A中侧芽的生长.
①神经元B 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使神经元C兴奋,兴奋过程中可用图乙中 (填字母)表示,此过程中神经元C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到方向 .若将神经元浸浴在膜外Na+浓度/膜内Na+浓度的值小于正常值的溶液中,图示过程变化的幅度将 .
②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神经元B兴奋之前,先让神经元A兴奋,进而导致神经元B处于图乙中ab段时,若此时再次使神经元B兴奋,则会导致神经元B产生动作电位福度 (填“增大”或“减小”),神经元B的神经递质释放量(填“增大”或“减小”),进而导致神经元C不易甚至不能兴奋.由此可以看出像神经元C这样出现抑制现象 (填“一定”或“不一定”).都是由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的结果.
请回答问题: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 粪便中的能量 |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
51.6 | 27.0 | 1.5 | 23.1 |
据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 KJ/cm﹣2•a﹣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