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雪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脂粉

胭脂

目光灼灼

凛冽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
A . 单调  博识  滋闰  隐约 B . 美艳  蓬勃  弥漫  连续 C . 真切  忙禄  升腾  孤独 D . 温热   壮键    包藏    旋转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朔方:北方。      眷念:想念。 B . 奁:盒子。        凛冽:刺骨的寒冷。 C . 博识:学识丰富。  消释:消融;溶化。 D . 褪尽:颜色脱尽。  天宇:天空。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做学问一定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即对每个问题都追根究底,吹毛求疵。 B . 不一会儿,妈妈就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简直是妙手回春。 C . 一场车祸突如其来,张丽莉奋不顾身,勇救学生,赢得了“最美女教师”称号。 D . 上下班高峰时,拥挤的车辆常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二、阅读理解(共4小题)

1、阅读课内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 l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③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叉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④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⑤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本文的体裁是      。这篇《雪》被收在鲁迅的《      》里。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江南的雪?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朔方的雪有着怎样的特点?画线的句子使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4)第①段中画横线句子写出了江南雪的什么特点?包含着怎样的意思?
2、阅读课外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里的,有的一来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泪“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你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通通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到你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标题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下面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 . 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 . 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入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达了文  章的中心意思。 D . 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与《荔枝蜜》一课写法相同。
(2)本文运用了                        等表达方式。
(3)选出“盛”的意思分别与①②相同的选项。

情邀请                ②况空前      

A.参加盛会      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    D.盛气凌人

(4)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5)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找出来写在下面。
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万年教子

万年尝病,召其子成①教戒 2 于床下。语至夜半,成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成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chin)也。”

【注释】①成:陈成,陈成年之子。②戒:同“诫”,教训。

(1)解释下列句子的划线字的含义。

①欲                 ②晓所言      

③咸叩头             ④大要教咸谄之      

(2)翻译下面句子。

大要教咸谄也。

(3)你觉得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4、程程编辑“小说疑读”拦目,他选用了两则材料,并从“叙述者”的角度设计了一个问题,请你从“钱”的角度也设计一个问题。

材料一:等致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节选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材料二: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节选自鲁迅《孔乙己》)

程程设计的问题:这两篇小说为什么都用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世态人情?

你设计的问题:      

三、写作题(共1小题)

1、课文《雪》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荸同到三味书屋》中写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

要求:①题目白拟,写一个与雪有关的片段,可以运用记叙、描写或抒情的表达方式。②200—300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雪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