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人类的“老师”》同步练习

年级:四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 (共19小题)

1、按拼音写汉字

lán tiān

yuán lǐ

jī yì

      

      

      

2、多音字组词

                       

                       

3、我是拼音小能手

      

      

       

蜻蜓

关键

吸取

4、写出近义词

教训—              均匀—             轻而易举—      

5、写出反义词

新式—              超过—              坚固—      

6、形近字组词

                    均      

                    钓      


7、解释下列词语

①轻而易举

②机毁人亡

8、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教训

②均匀

9、抄写词语

    破碎               教训               均匀              坚固












10、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他必须回家。

②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11、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小芳。

②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12、读课文《人类的“老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机毁             坚固            轻而             无论      


13、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讲桌上的那束鲜花,正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②同窗五载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

14、说说引号的作用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5、查字典

“翼”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组词      


16、扩句

①轮船开不快。

②工程师改进了设计。

17、缩句

①飞机设计师吸取了教训。

②每只蜻蜓翅膀的末端都有斑点。

18、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自然界的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漓江的水不是绿得仿佛一块无暇的翡翠嘛?

②地球不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吗?


二、阅读理解 (共5小题)

1、阅读课文《人类的“老师”》选段,回答问题:

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可以说,鱼类是人类的“老师”。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什么启示?

2、仔细读课文《人类的“老师”》 , 说说下面这句话的作用

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鱼类一种。

3、阅读课文《人类的“老师”》选段,回答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们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的建筑,都是这种“薄壳结构”的屋顶。

建筑师们根据“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哪些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4、阅读《人类的“老师”》课文文段,回答问题

“此外,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自然界的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月迹

       我们看时,那竹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子,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去寻月吧。

(1)在短文中找出反义词写下来。

高兴——           盈——       

(2)这段话主要写了穿衣镜里月亮的哪些变化。(用原文句子回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人类的“老师”》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