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生铁铸造铁锅 D . 铜用于制造导线
2、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C . 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空气 D . 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3、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车胎爆炸 B . 分离液态空气 C . 死灰复燃 D . 冰雪消融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技术规定》已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标准。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
A . 二氧化碳 B . 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硫 D . 可吸入颗粒物
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 . 将木炭放入氧气中,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D . 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6、下列关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 . 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 氧化反应全不是化合反应 D . 所有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7、某难溶于水的无毒气体,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收集该气体可用的方法是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

A . ①③ B . C . ②③ D . ①②③均可
8、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使用红磷的量可能不足

②甲同学装置的气密性可能不好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插入燃烧匙速度可能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 . 只有①③ B . 只有②④ C . 只有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9、关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应前后质量不变;②反应前后性质不变;③二氧化锰可以做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A .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②③
10、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 . 小于6mL B . 大于6mL C . 等于6mL D . 无法确定范围
11、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 . 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 C .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 .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12、比较和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硫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温度

C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煤块在空气中加热才能燃烧,而煤粉在空气中遇火星就可能爆炸

反应物的种类

A . A B . B C . C D . D
13、蜡烛(足量)在下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 . 过程中瓶内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 C . 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 .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二、选择填充题(共2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的酒精灯 B . 氧气验满 C . 液体加热 D . 量9.5mL液体
2、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A . B .   C . D .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将下列物质分类:

①过氧化氢  ②澄清石灰水  ③水银  ④洁净的空气 ⑤水

⑥四氧化三铁  ⑦铁水  ⑧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

(1)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液体的是      
2、下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

(1)用排空气法从a端进入收集气体,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2)如果将瓶子倒放,用排空气法从b端进入收集气体,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3)如果将装置中预先盛满水,用将水排出的方法贮气,则气体从      端进入。
(4)如果用水将瓶中贮有的气体排出使用,则水从      端进入。
3、结合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如果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      装置收集;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3)若用高锰酸钾选择A和D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则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实验结束时应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导致      ;检验一瓶氧气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4)若收集某气体时只能选用E装置,则可推知该气体的性质除密度比空气小外,还有:      
(5)实验室往往用B装置制取气体,与下图比较,其优点是:      

(6)某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对氧气性质进行探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小李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另一同学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②小王同学将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两个集气瓶按如图所示放置,并分别同时迅速插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甲乙两个装置中的现象不同点是      



③从某网页上查阅到如下信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应在30%~50%之间。为探究更加具体和准确的数据,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排空气法向集气瓶中通入一定体积的氧气,通入氧气的体积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和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这时,小张同学脱口而出:“氧气约占36%时就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最低体积分数”,而其他同学立即反对,理由是      ,你认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      (实验数据均取整数)。

(7)为保证潜水员长时间在水中工作,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下列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②水通电制取氧气;③氧化汞加热制取氧气;④过氧化钠+二氧化碳 碳酸钠+氧气,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有两瓶无色气体,他们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多种方法可将他们区别开来。请你模仿示例要求再列举两种鉴别方法:

示例: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瓶口下,复燃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1:      

方法2: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某白色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成B、C两种物质,其中B为无色气体,C为白色固体,将点燃的细铁丝放入B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若向A中加入一种紫黑色固体E,开始时产生气体速度较为缓慢,接着大大加快,而且最终产生的气体的量也增加。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物质的名称是:A      ;D      ;E      
(2)写出反应:A → B+C的文字表达式:      
(3)向A中加入E,开始时产生气体的速度较为缓慢,接着大大加快,其原因是:      ;反应完全后,产生气体的量比同质量的A(不加固体E)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多,其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