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高二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已知反应2CO(g)=2C(s)+O2(g)的△H为正值,△S为负值.设△H和△S不随温度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B . 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C . 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D . 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2、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①NaOH固体 ②H2O  ③NH4Cl固体   ④CH3COONa固体 ⑤NaNO3固体  ⑥KCl溶液.

A . ②④⑥ B . ①② C . ②③⑤ D . ②④⑤⑥
3、c(H+)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B;A为盐酸,B为醋酸,分别和锌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且放出的氢气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B>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

③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B>A

⑤盐酸里有锌剩余

⑥醋酸里有锌剩余.

A . ③④⑤ B . ③④⑥ C . ②③⑤ D . ②③⑤⑥
4、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1mol/L NaOH溶液进行滴定,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   )
A . 大于20mL B . 小于20mL C . 等于20mL D . 等于5mL
5、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 拆开物质中的化学键一定需要吸收能量 C . 应用盖斯定律,无法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 . 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和其他各种现象的出现
6、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小于后者的是(  )

①C(s)+ O2(g)═CO(g);△H1       C(s)+O2(g)═CO2(g);△H2

②S(g)+O2(g)═SO2(g);△H3         S(s)+O2(g)═SO2(g);△H4

③CaO(s)+H2O(l)═Ca(OH)2(s);△H5  CaCO3(s)═CaO(s)+CO2(g);△H6

A .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②③
7、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 , 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A . 增大压强 B . 升高温度 C . 使用催化剂 D . 多充O2
8、为了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证明,其中错误的是(  )
A . 配制0.10 mol/L CH3 COOH溶液,测溶液的pH,若pH大于1,则可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 B . 用pH计分别测0.01 mol/L和0.10 mol/L的醋酸溶液的pH,若两者的pH相差小于1个,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C . 取等体积等浓度的CH3 COOH和盐酸溶液,分别加入Na2CO3固体,若醋酸溶液产生气体多,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 D . 测相同浓度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弱于盐酸
9、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

A(s)+2B(g)⇌C(g)+D(g) 已达到平衡状态(  )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总质量.

A . ②③⑤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⑤
10、已知反应:

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 kJ•mol﹣1 B . 2mol C(s)在1mol O2(g)燃烧,放出221 kJ热量 C . 1L0.1mol/L H2SO4溶液与1L0.1mol/L NaOH溶液反应,放出5.73kJ热量 D . 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1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H=﹣57.3kJ/mol,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H1、△H2、△H3 , 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H1>△H2>△H3 B . △H1<△H3<△H2 C . △H1=△H2=△H3 D . △H2<△H3<△H1
12、温度为T时,向V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B(g)⇌C(s)+xD(g)△H>0,容器中A、B、D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在前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B)=0.15mol/(L•min) B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C . 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 反应至15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是降低温度
13、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PCl5(g)═PCl3(g)+Cl2(g)

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

(mol)

平衡物质的量

(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s)

PCl5(g)

PCl3(g)

Cl2(g)

320

0.40

0.10

0.10

t1

320

0.80



t2

410

0.40

0.15

0.15

t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衡常数K:容器Ⅱ>容器Ⅲ B . 反应到达平衡时,PCl5的转化率:容器Ⅱ>容器Ⅰ C . 反应到达平衡时,容器I中的平均速率为v(PCl5)=0.1/t1 mol/(L•s) D . 起始时向容器Ⅲ中充入PCl5 0.30 mol、PCl30.45 mol和Cl20.10 mol,则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14、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A,发生以下化学反应:2A(g)═B(g)+C(g);△H=﹣48.25kJ•mol﹣1反应过程中B、A的浓度比与时间t有如图所示关系,若测得第15min时c(B)=1.6mol•L﹣1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2 B . A的初始物质的量为4 mol C . 反应到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193kJ D . 反应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
15、已知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1411.0kJ/mol和1366.8 kJ/mol,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
A . ﹣44.2kJ/mol B . +44.2kJ/mol C . ﹣330kJ/mol D . +330kJ/mol
16、已知可逆反应X(g)+Y(g)⇌Z(g)(未配平).温度为T0时,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T1、T2时发生反应,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发生反应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v(X)=v(Y)=2v(Z) B . 图a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37.5% C . T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3.3 D . 该反应正反应的反应热△H<0
17、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1

②CH3OH(g)+ O2(g)═CO2(g)+2H2(g)△H=﹣192.9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B .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C . 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 . 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 O2(g)═CO2(g)+2H2(g)的△H>﹣192.9 kJ•mol﹣1
18、可逆反应A(g)+3B(g)⇌2C(g)△H=﹣QkJ/mol.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且不变的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molA和3molB,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kJ;在相同的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molC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为Q2 kJ;已知Q1=3Q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乙中C的转化率为75% B . 反应.达到平衡前,甲中始终有V>V , 乙中始终有V<V C . 在该条件下,反应2C(g)⇌A(g)+3B(g)的平衡常数为2.7×1.54 D . 乙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g))⇌A(g)+3B(g)△H=+Q2kJ/mol
19、25℃时,在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①0.5mol•L﹣1的H2SO4溶液,②0.05mol•L﹣1的Ba(OH)2溶液,③1mol•L﹣1的NaCl溶液,④纯水.

A . 107:107:1:1 B . 1:10:107:107 C . 107:106:2:2 D . 107:106:2×107:2
20、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H<0.得到如表中的两组数据:

实验编号

温度/℃

平衡常数/mol﹣1•L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SO2

O2

SO2

O2


T1

K1

4

2

x

0.8

6

T2

K2

4

2

0.4

y

t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x=1.6,y=0.2,t<6 B . T1、T2的关系:T1>T2 C . K1、K2的关系:K2>K1 D . 实验1在前6 min的反应速率v (SO2)=0.2 mol•L﹣1•min﹣1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填空:

Ⅰ.配制100mL 0.10mol/L NaOH标准溶液.

Ⅱ.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用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mol/L)

NaOH溶液的体积

(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

0.10


20.00

0.10

18.56

20.00

0.10

18.54

20.00

(1)第1次实验滴定前液面在0刻度,滴定后如图所示,则第一次实验滴定完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记录为      mL

(2)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为      
(3)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         (3)
A . 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B . 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稀盐酸溶液润洗 C . 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 . 配制NaOH标准溶液,定容时仰视 E . 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2、甲醇燃料电池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动汽车候选动力源
(1)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汽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H1=+49.0kJ•mol﹣1

②CH3OH(g)+ O2(g)═CO2(g)+2H2(g)△H2

已知H2(g)+ O2(g)═H2O(g)△H=﹣241.8kJ•mol﹣1 , 则反应②的△H2=      

(2)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图1所示反应来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现实验室模拟该反应并进行分析,图1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H      0(填“>”“<”或“=”).

②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      K2(填“>”“<”或“=”)

③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3molH2 , 测得CO 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

④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中能使 增大的有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

C.再充入1molCO 和3molH2       D.使用催化剂.

3、N2H4通常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N2O4作氧化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2(g)+2O2(g)═2NO2(g)△H=+a kJ/mol

N2H4(g)+O2(g)═N2(g)+2H2O(g)△H=﹣b kJ/mol

2NO2(g)⇌N2O4(g)△H=﹣c kJ/mol

写出气态肼在气态四氧化二氮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N2、H2合成氨气为放热反应.800K时向下列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3molH2 , 甲容器在反应过程中保持压强不变,乙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丙是绝热容器,三容器各自建立化学平衡.

①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      K      K(填“>”、“<”或“=”).

②达到平衡时N2的浓度c(N2)甲      c(N2)乙,c(N2)乙      c(N2)丙(填“>”、“<”或“=”).

③对甲、乙、丙三容器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容器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在甲中充入稀有气体He,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向甲容器中充入氨气,正向速率减小,逆向速率增大

D.丙容器温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已达平衡状态.

4、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7×10﹣5mol•L﹣1

K1=4.4×10﹣7mol•L﹣1

K2=5.6×10﹣11mol•L﹣1

3.0×10﹣8

mol•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浓度的CH3COO、HCO3、CO32、ClO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常温下0.1mol•L﹣1的CH3COOH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c(H+)                B.          C.c(H+)•c(OH

D.                    E.

若该溶液升高温度,上述5种表达式的数据增大的是      

(3)体积为10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

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平衡常数.稀释后,HX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理由是      

(4)已知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 , 该温度下测得某溶液pH=7,该溶液显      (填“酸”、“碱”或“中”)性.将此温度下pH=1的H2SO4溶液aL与pH=11的NaOH溶液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pH=2,则a:b=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