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同步检测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力且运动一段距离,力对物体就做了功
B .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
C . 做功快的机器其机械效率一定高
D .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就快
2、采取下列措施,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 . 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
B . 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C . 有用功一定,减少额外功
D . 额外功一定,减少总功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处于静止状态的铁块机械能保持不变
B . 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C . 小车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 . 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4、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在2s内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 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
B . 提升重物的功率一定是75W
C . 总功一定是250J
D . 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
5、如图所示,斜面长4m,高2m.质量为50kg的小明站在斜面顶端,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75N的拉力将重10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g取10N/kg,那么( )
A . 小明对物体做的总功为1300J
B .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
C . 物体所受的摩擦阻力为75N
D . 物体所受的摩擦阻力为25N
6、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
A . 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 . 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 . 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 . 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7、如图所示的剪刀剪纸机械效率为80%,这表示( )
A . 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1N,则动力是0.8N
B . 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1N,则阻力是0.8N
C . 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8J的功用于剪纸
D . 1s内做了80J的功
8、如图是生活中常用的剪指甲工具,小京在剪指甲时机械效率为90%.指甲刀刀口间的距离为0.2cm,指甲的厚度为0.2mm,剪断一次指甲时,刀口与指甲间的作用力为4.5N.则剪断一次指甲的过程需要做的( )
A . 额外功是1J
B . 有用功是1J
C . 有用功是1×10-2J
D . 总功是1×10-3J
9、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
A . 45N、50%
B . 45N、75%
C . 60N、50%
D . 60N、80%
10、如图所示,工人用500N的力将重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所做的额外功分别为( )
A . 80% 1600J
B . 80% 2000J
C . 62.5% 400J
D . 80% 400J
11、如图,小明用动滑轮在10s内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5m ,若这一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小明的拉力为200N
B . 小明做的额外功为500J
C . 动滑轮重为100N
D . 小明做功的功率为200W
12、小文同学采用如图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说法正确的( )
A . 甲种方法克服货物的重力做功多
B . 乙种方法更省力
C . 两种方法机械效率相等
D . 两种情况下,货物的重力势能都增加了
1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600N的物体在10秒内匀速提升了5 m,如拉力为400N,则下列各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 拉力所做的功为6000J
B . 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为2000J
C . 拉力的功率为600w
D .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14、在图中,s=60cm,与之对应的h=30cm.现用弹簧测力计进行两次操作:
①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
②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小车,记录数据如下表
测力计示数(N) | 移动距离(cm) | |
竖直提升 | 10 | 30 |
沿斜面拉动 | 5.2 | 60 |
分析数据有如下一些发现.其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发现是( )
A . 沿斜面拉动时,拉力比小车的重力小
B . 测力计示数与移动距离近似成反比
C .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少做功
D . 可以计算力所做的功,且两次做功近似相等
15、如图,用甲、乙两种方式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拉力做功的功率为P甲、P乙 , 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P甲= P乙 η甲 = η乙
B . P甲<P乙 η甲>η乙
C . P甲<P乙 η甲<η乙
D . P甲>P乙 η甲>η乙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00kg的木箱,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从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斜面长5m、高1.6m,在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J,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 J.(g取10N/kg)
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重为2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高3m,拉力为150N,则有用功为 J,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如右图所示,斜面长1m,高0.4m,用大小为5N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重10N的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则在这一过程中对铁块所做的总功为 J;有用功为 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4、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m,工人用沿斜面方向400N的力把重1600N的箱子匀速推到车上,推力对箱子做的功是 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
5、如图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物体重6N.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物体重为5.4N(不计绳重和摩擦)。
(1)实验中,要 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若读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了物块上升的高度为10cm,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2)若仅增加物体上升的高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 动滑轮重G动/N | 物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动力F/N |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1 | 0.5 | 1 | 0.1 | 0.7 | 0.3 | 47.6 |
2 | 0.5 | 1 | 0.2 | 0.7 | 0.6 | 47.6 |
3 | 0.5 | 2 | 0.1 | 1.1 | 0.3 | 60.6 |
4 | 0.5 | 4 | 0.1 | 2 | 0.3 | 66.7 |
5 | 1 | 4 | 0.1 | 1.6 | 0.5 | ① |
(1)请根据前四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3)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 ;
(4)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5)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 有关.
(6)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这句话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小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90kg的物体提升3m,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400N,不考虑绳重及摩擦(g=l0N/kg)。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动滑轮的重力
2、一名体重为500N、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4m2的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要用滑轮组在20s内将600N的重物匀速提升1m.求:
(1)他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3)若匀速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拉力F多大?拉力的功率多大?
3、为了迎接扬州建城2500周年,建筑工人对扬州古建筑进行维修,需要将建筑材料运送到6m高的楼顶上,工人搭建了长12m、高6m的斜面.工人沿斜面方向施加400N的拉力匀速将重为600N的建筑材料成功运上楼顶,如图所示.求该过程中:
(1)工人所做的有用功和总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工人所做的额外功和物体所受斜面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