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习题

年级:八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在同等降水强度、同等土质条件下,地表植被、地形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通过实验,图中四个杯子中泥土量有可能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2、我国季风区河流的上游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 . 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抬升 B .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 . 洪涝灾害频发 D . 水污染严重
3、“……你可别吃醋啊……”平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调侃用语,“。吃醋”一词不是真正的吃了“醋”这种食物,而是比喻某种情感的体验。但中国确实有个地方的居民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这个地方的居民主要生活在哪个省区(   )。

A . 上海 B . 山东 C . 山西 D . 四川
4、下图为黄土高原景观图,造成 该地地表现状的人为原因是(  )。

A . 地面坡度大 B . 黄土土质疏松 C . 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 D . 开垦、采矿、砍伐等活动
5、黄土高原南连秦岭,北抵长城,西起乌鞘岭,东至(  )。

A . 太行山 B . 大兴安岭 C . 贺兰山 D . 武夷山
6、下面三幅图片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三幅图片反映的地貌依次是(   )。

A . ①黄土塬、②黄土梁、③黄土峁 B . ①黄土梁、②黄土峁、③黄土塬 C . ①黄土峁、②黄土塬、③黄土梁 D . ①黄土峁、②黄土梁、③黄土塬
7、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是(  )。


A . 土质疏松, 过度放牧 B . 降水集中, 过度垦荒     C . 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 D . 植被破坏, 垦荒造田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

读下图,完成小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1)
A . 华北平原 B . 四川盆地 C . 黄土高原 D . 内蒙古高原
(2)图中数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其简称、省会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

(2)
A . ①一秦一太原 B . ②一鄂一武汉 C . ③一渝一重庆 D . ④一宁一兰州
(3)关于图中山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3)
A . 该山脉为东西走向 B . 该山脉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 . 该山脉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 . 该山脉是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2、

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据实验完成小题。

(1)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

(1)
A . Ⅰ组 B . Ⅱ组 C . Ⅲ组 D . Ⅳ组
(2)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2)
A . 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B . 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C . 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D . 黏土土质比沙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3、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景观图,读图完成小题。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1)
A . 退耕还林还草 B . 植被遭到人为破坏       C . 黄土土质疏松 D . 降水集中,多暴雨
(2)针对该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 施是(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4、

下图是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图,据图回答小题。

(1)图示地貌名称为 ( )。

(1)
A . 黄土塬 B . 黄土峁 C . 黄土梁 D . 黄土坡
(2)在图示地区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①崩塌  ②涝灾  ③洪灾  ④滑坡

(2)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图示区域所表示的地貌类型中,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3)
A . 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 . 打坝淤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C . 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D . 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生产
5、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生态环境脆弱。读黄土高原图,完成小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1)
A . ①秦岭一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B . ②太行山—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 . ③贺兰山一黄土高原西部边界 D . ④长城一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2)
A .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B . 滥垦乱伐,过渡放牧 C . 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D . 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
(3)关于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独特的地貌类型有塬、梁、峁等 B . 黄土高原是流水沉积形成的 C . 水稻和小麦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 D . 信天游、锅庄舞是当地的传统文化

三、材料分析题(共5小题)

1、

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分别为中国28个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之一。

读图回答问题。

(1)A省是      ,B       山脉

(2)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      。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3)读云贵高原图,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适合在云贵高原发展的经济部门有?(至少2点)。

(4)两大高原都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原因是:地表条件不同: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而黄土高原      

相同点:

气候方面      

人为方面      

2、

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中对我国某地形区有一段描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玛,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在地形区为      ,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表形态表现为      

(2)该地形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地形、气候、植被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其中在农业生产方面表现为      

(3)该地形区所在地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能源输出地,主要能源种类是      

(4)图示地区中我国第二大河下游河道的特点是      ,此河段初冬初春季节会出现      现象。

3、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的探究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实验结论及对我们的启示。

4、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黄河流域示意图、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材料: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1)【观察发现】图一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      瓶,反映水中泥沙含量      ,该水样取自黄河      (上、中)游河段。

(2)【实验探究】观察图二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      ;乙地表植被      ,水土流失多。观察图一中水样A与图二中      (甲或乙)实验现象相似。

(3)【联系实例】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呈现      景观。


(4)【提出对策】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      等。


5、某地理小组拟探究“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请你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

探究过程:两个相同的杯子,两块相同的木板,足量的沙土和清水,两个喷水器,一块草皮。探究过程:选取材料,模拟实验并观察,记录结果

(1)①植被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同等坡度,同等喷水强度,没有覆盖草皮,其杯内沙土量      (多或少)。

②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内,同等喷水强度,同样沙土条件,喷水强度大的,杯内沙土量多。

③坡度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内,同等喷水强度,同样沙土条件,坡度大的,杯内沙土多。

(2)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植被            等。

(3)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分布图如下图可以看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①为      (地区名称),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不定项选择)。

A.位于地势第三阶梯上  B.气温年较差大 

C.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4)②是我国新疆地区,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③是我国长白山地区,也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