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9小题)

1、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 . 排出代谢废物 B . 进行物质运输 C . 吸收营养物质 D . 调节生命活动
2、人体排出下列物质时,只有一条途径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尿素 C . D . 无机盐
3、医生给病人打吊针总要从病人手背或手腕等处找到些“青筋”,然后从“青筋”处注射,这种“青筋”是(    )
A . 动脉 B . 肌肉 C . 静脉 D . 毛细血管
4、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并吞噬病菌的血细胞是(    )
A . 血小板 B . 白细胞和红细胞 C . 红细胞 D . 白细胞
5、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看到一条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该血管为(    )
A . 动脉 B . 静脉 C . 毛细血管 D . 主动脉
6、下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B】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B . 当图中【C】的数量过少时,会造成贫血 C . 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D】 D .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A】
7、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的部位是(    )
A . 左心室 B . 肺动脉 C . 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D . 组织处的毛细血管
8、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B . 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C . 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 . 输血时血型不符就会造成血小板凝集成团
9、某实验小组解剖观察猪的心脏后,总结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对应的关系,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 ①和③、②和④不相通,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 B . ④的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 C . ①和②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② D . 与②连通的血管是主动脉,能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处。
10、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路径是(    )
A .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 .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 .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 .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11、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甲处形成尿液 B . 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C . 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在丙处被重吸收 D . 丁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
12、组成肾脏的基本结构是(    )
A . 肾小体 B . 肾小球 C . 肾小嚢 D . 肾单位
13、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⑤ D . ①④⑤
14、体检时,急性肾炎患者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其病变发生在(    )
A . 肾小球 B . 尿道 C . 输尿管 D . 膀胱
15、如图是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

A . B . 无机盐 C . 葡萄糖 D . 尿素
16、如表是尿液形成过程中甲、乙两种液体成分的检测结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是血浆,乙是原尿 B . 甲是血浆,乙是尿液 C . 甲是原尿,乙是尿液 D . 甲是原尿,乙是血浆
17、下列关于神经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B . 其神经纤维构成大脑半球的白质 C . 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D . 其树突长于轴突
18、某人因意外变成“植物人”,虽有心跳和呼吸,但其它活动的能力消失,那么他脑中没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    )
A . 脑干 B . 脊髓 C . 小脑 D . 大脑
19、做试卷时,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审题、思考、作答等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
A . 大脑皮质 B . 小脑 C . 脊髓 D . 脑干
20、下列腺体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的是(    )
A . 唾液腺、甲状腺 B . 肠腺、胰岛 C . 垂体、卵巢 D . 肝脏、胰腺
21、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与“谈虎色变”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
A . 精彩的哑剧引发观众哈哈大笑 B . 人的眨眼反射 C . 酸橘子入口,分泌唾液 D . 人熟睡时被蚊子叮咬会动一动
22、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物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 . 角膜、视网膜 B . 晶状体、视网膜 C . 视网膜、脉络膜 D . 视网膜、大脑皮质
23、如图是眼球结构的示意图,对眼球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黑眼珠”主要是由①虹膜决定的 B . ②的大小变化可以使我们在明、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C . ④是巩膜,无色透明的,光线能够透过 D . ③的曲度过大,容易造成近视
24、能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
A . 鼓膜 B . 听小骨 C . 耳蜗 D . 前庭
25、放爆竹时,若你在一旁观看,为保护鼓膜不受损伤,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①张开嘴   ②张开嘴并捂住耳朵  ③闭上嘴   ④闭上嘴并捂住耳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26、我们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过一些正面或反面角色的身材矮小者——侏儒症患者,这种残疾是由于在幼年时期哪一种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放(    )
A . 胰岛素 B . 甲状腺激素 C . 生长激素 D . 胸腺素放
27、下列各项中,与长骨骨折后的修复密切相关的是(    )
A . 骨膜 B . 骨髓 C . 骨松质 D . 骨密质
28、狗熊偷食蜂巢中的蜂蜜时,被工蜂发现并被“群起而攻之”,蜜蜂的行为是(    )
A . 攻击行为 B . 贮食行为 C . 繁殖行为 D . 防御行为
29、走迷宫的蚯蚓要经过200次以上的尝试和失败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走迷宫的老鼠学习则很快,这些现象说明(    )
A . 蚯蚓走迷宫是先天性行为 B . 老鼠走迷宫是本能放 C .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放 D . 蚯蚓、老鼠走迷宫均是先天性行为放

二、填空题 (共11小题)

1、人的大脑皮质有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       , 它是由神经元的      组成的.

2、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根据其形成过程,可以分为            

3、人体内有三种血管,其中实现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血管是      
4、正常的人体血液为红色粘稠的液体,它由            组成。

红细胞具有运输      的功能。

5、人体内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      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液的形成包括            两个过程。
6、近视通常是由于眼球的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      ,导致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配戴      镜矫正。
7、人体的腺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导管的叫      腺,另一类腺体的其分泌物叫       。
8、人体的进行的每一项运动都是在      系统的支配下,由骨骼肌收缩或舒张,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      活动形成的。
9、据下图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它们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      连通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路径。
(2)图中①是      ,⑥是      
(3)血液从④流经⑦⑧到达①的循环叫      循环。
(4)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      ,血液的氧量升高。
(5)如果在下肢臀部肌肉的注射青霉素后,药物会最 先在心脏的      (填序号)被发现。
10、下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形分析回答:

(1)④是      ,其两端的血管中流的都是      血。
(2)③和④中液体的成分的主要区别是③中不含有            
(3)当原尿流经图中      (填序号)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被重吸收回血液,
(4)如果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就会有一部分从尿中排出,糖尿病的原因一般是由于      分泌的      不足,因而对该类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这种激素制剂来治疗。
11、小丽陪同父母到果园采摘葡萄,小丽的手指被刺扎了一下立即缩回,并喊了一声:“好疼啊!”,爸爸听到后跑过来一看,“没事,小丫头.”小丽不好意思的笑了。如图为缩手反射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小丽手指被扎后立即缩回,该反应属于      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它们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作      
(2)小丽缩手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填“收缩”或“舒张”);若图中的②受损,则该反射      (填“能”或“不能”)完成。
(3)小丽的爸爸听到“好疼啊”马上跑过来,该反射属于      反射。
(4)被扎后,小丽除了缩手还感觉到疼,这说明脊髓除了反射之外还具有      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徐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