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睿达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科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 . 用铅笔在纸上写字 C . 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 D . 用水将浓盐酸稀释
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    )
A . 氯化钠    食盐     NaCl2 B . 碳酸钠   纯碱    NaHCO3 C .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 . 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3、下列物质都能电离出H , 其中不属于酸的是                     (     )
A . HCl B . NaHSO4 C . H2SO4 D . HNO3
4、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成分无关的是(    )
A . 烧碱露置空气中变重 B . 浓盐酸露至空气中变轻 C . 酥脆饼干置于空气中变软 D . 菜刀置于潮湿空气中生锈
5、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 ( )
A . 将水缓缓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B . 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边倒边搅拌 C . 将浓硫酸和水同时倒入一试剂瓶中,充分振荡 D . 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6、测得某强力除油污试剂的pH=14,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显碱性 B . 显酸性 C . 一定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D . 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pH将变大
7、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     (    )
A . Ag+和CO32–      B . Ag+        C . SO42–       D . Ag+或SO42–
8、不能用金属跟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   )
A . 氯化铜 B . 氯化亚铁 C . 氯化锌 D . 氯化镁
9、下列试剂分别加入KOH溶液,饱和石灰水和稀H2SO4中,能出现三种不同

现象的是( )

A . 紫色石蕊试液 B . Na2CO3溶液 C . CuCl2溶液 D . NaCl溶液
10、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 . H2 B . CO2 C . CO D . O2
11、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 . 氯化铁  硝酸钾   氯化钠 B . 硫酸钾   氯化钡   浓盐酸 C . 硫酸铜  浓盐酸   氯化钾 D . 碳酸钾   氯化钾   硫酸钾
12、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的下列应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
A . 用铝合金制门窗 B . 用铝合金飞机材料 C . 作金属铝制装碳酸饮料的易拉罐 D . 作金属铝制铝制电线
13、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Fe、Cu、Ag、Pt(铂)、Au(金)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不应有的金属是                                               (   )
A . Cu、Ag B . Fe、Zn C . Pt、Cu D . Ag、Au
14、《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率领的汉军误饮了“哑泉”.哑泉,“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后来,汉军将士经地方隐士指点,饮了万安溪的“安乐泉”水方才转危为安.“哑泉”和“安乐泉”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可能是(   )
A . NaCl、CaCl2 B . Na2SO4、KC1 C . BaCl2、NaNO3 D . CuSO4、Ca(OH)2
15、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曲线a、b分别表示锌、铁的反应的情况,锌比铁要活泼 B . 盐酸均反应完,可能锌、铁都有剩余 C . 完全反应后,铁和锌均完全反应没有剩余 D . 盐酸均反应完,可能锌恰好完全反应,铁有剩余

二、简答题(共8小题)

1、从H、O、C、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各举一例)
(1)非金属氧化物      
(2)酸      
(3)碱      
(4)盐      .
2、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以下试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阅读后,请你归纳出这种金属的一点物理性质        ,

一点化学性质      .

3、有下列几种物质:a.盐酸  b.熟石灰 c.纯碱 d.食盐;请选择合适的标号(a~d)填空.
(1)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       ;
(2)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       .
(3)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       
(4)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       
4、写出除去下列括号中杂质所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CaO(CaCO3      .
(2)NaCl(Na2CO3      .
5、经过课外学习,小明发现镍(Ni)也能排入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K、Ca、Na、Mg、Al、Zn、Fe、 Ni、Sn、Pb、(H)、Cu、Hg、Ag、Pt、Au. 已知镍盐中元素显+2价.写出一个有金属镍参加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A是不含结晶水的纯净物,它叫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化学式Cu2(OH)2CO.加热后生成了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黑色粉末(CuO)、一种常温下为液体和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请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Cl2转化为Mg(OH)2 , 试剂①可以选用      ,要使

MgCl2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足量.

(2)加入试剂①后,从溶液中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      .
(3)试剂②可以选用       .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 , 其化学方程式      .
8、工业用盐酸由于含杂质而呈黄色,经测定某工业用盐酸中含H+、Fe3+和Cl , 且H+与Fe3+的个数比为5:1,其中含Fe3+和Cl的个数比为      ,用工业盐酸可清除铁锈,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人体的汗液有咸味.某同学猜测汗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为此她准备做探究实验.她想到两种提取汗液的方法,方法一: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取足量汗液转移到烧杯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方法二:用出汗的手在盛有自来水的容器中清洗,再将清洗后的自来水部分转移到老师指定处,她用正确的方法提取汗液,进行以下实验:
(1)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人硝酸钡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汗液中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硫酸和硫酸盐 .
(2)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人硝酸银溶液,发现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由此可推测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
(3)将适量的提取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出现类似食盐的小颗粒.你认为她能否仅凭上述三步实验得出“这些小颗粒就是氯化钠”?      并请简述理由:       .
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CuSO4、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

⑴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溶液无色透明;

⑵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盐酸, 有气泡产生;

⑶另取(1)中少量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⑷在(3)中滴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没有      ;可能含有      .(均填化学名称)

3、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敏开展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1)A、B、C、D分别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酸钠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一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图片_x0020_5

四种物质中,属于盐类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下同)      .物质D是      .

(2)设计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验证某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并提纯氯化钠,其实验流程及部分实验现象如图二所示.药品溶液的pH      7,试剂甲是      溶液.
4、过碳酸钠(Na2CO4)是一种常见的漂白杀菌剂,其水溶液显碱性,能和盐酸发生下列反应:2Na2CO4 +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工业用的过碳酸钠往往含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测定其纯度,某小组选择利用一部分下列仪器(包括仪器中的药品)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实验,需要测定过碳酸钠样品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填化学式)的体积,从而推算出过碳酸钠的纯度.

(2)请选取该实验需要的装置,并按正确连接顺序排列      (填字母,仪器中的试剂皆足量).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判定过碳酸钠样品是否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以及现象是      .
(4)如果已知过碳酸钠样品已经完全反应,那么你认为可能导致实验误差的原因是(一条即可):      .

四、计算题(共6小题)

1、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是一种能替代汽油等燃料的清洁能源,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69 g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xC2H5OH + 8O2 yCO2 + zCO + 9H2O.
(1)判断系数x的值是      .
(2)计算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
2、为了对海水中氯化钠进行成分分析,甲、乙、丙3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他们的实验数据如下,请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所取海水样品的质量(克)

100

50

50

加入AgNO3溶液的质量(克)

50

50

75

反应后所得沉淀的质量(克)

1.435

1.435

1.435

(1)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同学的实验.
(2)请计算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向含CuSO4和H2SO4的100克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l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

(1)整个反应过程中,溶液中      离子个数不变(填离子符号).
(2)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
(3)M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4、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将NaOH溶液渐渐加入到C中,生成蓝色沉淀E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2)操作1的名称是      
(3)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5、已知Fe(OH)2是白色絮状沉淀,并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红褐色沉淀.右图为Fe(OH)2制备实验的改进装置,使用该装置能在较长的时间内观察到生成的Fe(OH)2白色絮状沉淀,以下为实验过程:

(1)A试管中的反应开始时,打开止水夹,B试管中能看到的现象为      .
(2)A试管中的反应进行足够长的时间后,若要在该装置中得到Fe(OH)2 , 并在一段时间内防止它被氧气氧化为Fe(OH)3 , 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      .
(3)写出该装置中生成Fe(OH)2的化学方程式      .
(4)A试管中的Fe如果换成相同质量的Zn,那么生成气体的质量就会      (填“增加”或“减少”);如果换成Mg,那么生成气体的速度就会过快.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导致      ,所以最佳反应物即为Fe.
6、在一烧杯中盛有100g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
(2)原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睿达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科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