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粒径小,直径还不到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易吸入肺部影响人体健康.PM2.5中的“2.5”是指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分米 B . 厘米 C . 毫米 D . 微米
2、如图为摩洛哥后翻蜘蛛,当它遇到危险时,能以侧翻的方式立即跑路,其侧翻时的逃亡速度比正常行走快一倍。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生物体的哪一特征?()

A . 能呼吸 B . 能生长 C . 能适应环境 D . 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3、如图是小珂同学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 B . C . D .
4、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温度计读数 C . 滴加液体 D . 往试管中装固体药品
5、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蜗牛”的动物具有保存并不损害这种细胞器的非凡才能。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该细胞结构是(    )

图片_x0020_13

A . 液泡 B . 叶绿体 C . 细胞膜 D . 细胞壁
6、生活中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A . 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0.15米 B . 课桌高度约为800毫米 C . 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35立方米 D . 温州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7、如图所示的是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过程。其中①、③分别表示细胞的(  )

A . 分裂、生长 B . 分化、生长 C . 分化、分裂 D . 分裂、分化
8、瓯柑是温州特产,素有“端午瓯柑似羚羊”之美谈。从生物的结构层次分析,瓯柑的果实属于(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9、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B .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C . 体温计有很细的弯曲,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D . 若用图中体温计(未甩过)直接测正常人的体温,则示数为37℃
10、小珂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4.34cm、14.36cm、14.35cm、14.48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 14.35cm B . 14.36cm C . 14.37cm D . 14.38cm
11、小珂在观察“上”字装片,正确完成了对光、放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镜寻找物像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图片_x0020_17

A .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B . 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象 C . 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 D . 眼睛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
12、“宁波石豆兰”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种植物,由植物专家林海伦首次发现,其花朵呈金黄色。判断“宁波石豆兰”是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这种植物(     )
A . 有根 B . 有茎和叶 C . 有花和果实 D . 有种子
13、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Y类动物的是                                 (    )

1a体外长有毛皮,胎生…………………S类

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

2a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R  类

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

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Y类

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


A . B . C . D .
14、用金属框拉出一个肥皂泡,小珂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于是,他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进行拉肥皂泡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就“小珂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作出假设 C . 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15、下列对草履虫、衣藻和酵母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中都有细胞壁 B . 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C . 都能独立完成生殖 D . 它们都是原核生物
16、小珂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发现视野里出现了一个污点,她要确定污点存在的位置,下列操作无效的是 (  )
A . 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 B . 转动转换器,换一个物镜 C . 移动载玻片 D . 换一个目镜
17、小珂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向下俯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8 mL,则小珂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 小于12 mL B . 等于12 mL C . 大于12mL D .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2 mL
18、红叶石楠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因其新梢和嫩叶鲜红而得名,常作为行道树。进入春季,道路两旁的红叶石楠长出红色的嫩叶,而到了夏天,这些红色的叶片变成了绿色。同学们猜想可能跟夏天的温度高或光照强度大有关。为了研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关于该实验方案的描述错误的是(     )

组别

甲组

乙组

实验材料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环境条件

阴暗、低温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实验环境中一段时间

A . 实验选材应该为同一株红叶石楠叶片 B . 甲组的环境条件应该设置为阴暗、适宜温度 C . 该实验方案无法研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 D . 该实验方案可以研究“温度能否影响叶片变绿”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10月17日7时49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神舟十一号起飞质量8吨=      克,相当于5辆小汽车的重量。
(2)一瓶百岁山矿泉水的净含量是348mL=      L。
2、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计的温度为      
(2)小球的直径是      
(3)石块的体积是      
3、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_x0000_i1032

(1)据图可知,植物细胞是图中的      (填“甲”或“乙”)细胞;
(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嵩细胞内指导青嵩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填序号)
(3)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乙细胞中的      在起作用。(填序号)
4、小珂在调查校园周边的植物时,发现了葫芦藓、向日葵、油松、肾蕨和池水中的水绵等植物,请将图中A~D四种植物进行归类,与分类表中①~④对应。

       

       

         

       

5、下图是三种动物特征比较的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

其中A和D描述的共同特征分别为             

6、如图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及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你的经验判断,图        所示视野是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2)产生图1所示现象的原因是在制作临时装片时      
(3)以下为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在制作装片过程中,出现图2中问题的步骤是(    )

(4)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填序号)。
(5)图3所示视野是在图2所示视野的基础上通过操作显微镜获得的.由图2→图3的操作要点是:①      ;②      ;③调节遮光器换用大光圈,使视野明亮柔和;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三、探究题(共4小题)

1、学习了无脊椎动物的知识后,小珂对环节动物蚯蚓产生了兴趣,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甲、乙两个同规格的玻璃杯,甲杯中放入潮湿的肥沃土壤,乙杯中放入经烘干的同种土壤,然后在甲、乙两杯中同时各放入10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同种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2

(1)用10条蚯蚓而不是1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      
(2)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

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      

(3)小珂向甲杯倒入清水至刚好覆盖土壤,发现蚯蚓都钻出了土壤,这与雨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你的猜想是:      
2、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是否一样呢?为此,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固定在有一定倾斜的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下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上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做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不当操作有关?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的震动强弱是通过      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菖蒲是一种湿地植物,菖蒲幼苗对污水是否有净化作用呢?某研究小组利用如下材料展开研究:不同地点采集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普通池塘水(可视为正常水样)3种水样,菖蒲幼苗若干,透明玻璃缸若干个,测定BOD的设备。(注:BOD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量”,BOD越高,则表明污染越严重。)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设计要求

步骤一:测定实验用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普通池塘水的BOD。

获取实验证据

步骤二:取3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三个缸分别标上1号、2号和3号。

取材编号

步骤三:1号、2号、3号缸中分别倒入5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普通池塘水,并分别放入5株大小、长势相似的菖蒲幼苗。

处理对照

步骤四:将三个缸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相同且足够长的一段时间后,重新测定各缸水样的BOD。

获取实验证据

步骤五:重复上述实验3次(或以上),记录数据求平均值。

增加实验可靠性

(1)步骤三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选填“1号缸”或“2号缸”或“3号缸”)
(2)若实验结果是       ,则说明菖蒲幼苗对污水有净化作用。
4、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有多大呢?小珂同学准备用所学的科学测量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她准备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一元硬币若干、量筒(都能放入一元硬币,量筒A量程为200mL、分度值为5mL,量筒B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1mL)。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估计所选硬币的体积,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分度值,她应该选择       测量(选填“量筒A”或“量筒B”);
(2)小珂的实验过程如下:
Ⅰ将量筒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Ⅱ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
Ⅲ        ;
Ⅳ计算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其体积表达式V硬币       ;
(3)如果小珂在操作将Ⅱ、Ⅲ两步颠倒,这样测量的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