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0小题)
1、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①位于河口三角洲
B . 丙位于北坡,即阴坡
C . 河流②与河流③的流向相反
D . 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
(2)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显著的旅游资源是( ) (2)
A . 湖光山色
B . 瀑布飞流
C . 云海日出
D . 奇峰峡谷
2、如图某同学“手机软件weather 的截屏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1)
A . 北半球、东半球
B . 南半球、东半球
C . 北半球、西半球
D . 南半球、西半球
(2)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2)
A . 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短时段
B . 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较长的时段
C .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D .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3、下图纵坐标表示数值大小,横坐标表示纬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表达的是( ) (1)
A . 年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
B . 大洋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分布
C . 大洋盐度的纬度分布
D . 年平均气温随纬度分布
(2)造成甲、乙两处数值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径流注入量不同
B . 太阳高度角不同
C . 海陆面积不同
D . 降雨量不同
(3)图中最低数值出现在赤道附近,根本原因是该地( ) (3)
A . 云量多
B . 太阳高度年变化小
C . 海洋面积广
D . 年平均气温随纬度分布
4、下图为我市某同学暑假期间在路边看到的“新栽树木遮阳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段我市可能出现的天气及其影响是( ) (1)
A . 持续的高温天气
B . 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C . 冷锋过境出现寒潮
D . 反气旋发展成台风
(2)在此季节,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 (2)
A . 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 . 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 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D . 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5、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有可能是( ) (2)
A . 技术人才外流
B . 生态环境恶化
C .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
D .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6、下图所示龙江特大桥是滇西边境的一座地标性建筑, 是西南丝绸古道上新添的一道彩虹。大桥全长2470 多米、桥面宽33.5 米,桥面距谷底高度280 米,主跨约1200 米,一头连着高黎贡山,一头连着边城腾冲,横跨龙川江。经过近5 年建设,这座应用了多项国内首创技术的亚洲山区跨度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于2016 年4 月建成通车。据此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各题。
(1)该大桥犹如“云中之桥”,在5-10 月所在区域多云雾,主要是受( ) (1)
A . 贵昆准静止锋控制
B . 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
C . 南海暖湿气流影响
D . 高山阻挡东北季风所致
(2)针对大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桥梁设计与建材施用考虑的最大难题是( ) (2)
A . 强烈地震防御
B . 高原冻土防范
C . 河谷洪水防御
D . 水土流失防治
(3)与“龙江特大桥”陆上通道联系对接的国家是( ) (3)
A . 越南
B . 尼泊尔
C . 缅甸
D . 印度
7、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从阶段 Ⅰ 到阶段Ⅲ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②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③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少,冬季流量增大
(1)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从阶段Ⅲ到阶段Ⅳ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2)
A . 政策
B . 交通运输
C . 劳动力
D . 市场
8、读七省区某种自然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种植被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为( ) (1)
A . 种植农业
B . 畜牧业
C . 林业
D . 渔业
(2)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2)
A . 酸雨
B . 水土流失
C . 土地沙化
D . 森林破坏
9、下图表示的是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区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矿物能源占全国总储量的比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代表的矿物能源分别是( ) (1)
A . 煤、石油和天然气
B . 煤、天然气和石油
C . 天然气、石油和煤
D . 石油、天然气和煤
(2)图中①、②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2)
A . 黑龙江、山西
B . 黑龙江、湖南
C . 山西、黑龙江
D . 山西、江苏
10、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纵坐标为成本构成)”,完成下列问题。
(1)对下列不同工业模式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模式一原料投入所占成本最高
B . 模式二工业部门可能是啤酒厂
C . 模式三与模式一劳动力素质差异不大
D . 模式四多位于人口密集的地区
(2)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
B . 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
C . 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D . 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左图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右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所示季节为北半球 ,判断依据 。该季节右图中④地区降水 (“多”或“少”)。
(2)B风带的名称是 。受A气压带和B风带交替控制,②地区形成 。
(3)右图中洋流H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图中渔场的主要成因是 。
(4)分析M地降水十分丰沛的原因 。
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夏季,人们用“水深”“火热”来比喻我国的天气,可谓恰当之极.夏季的高温波及南方多数省份,许多城市的气温高达40℃以上,“酷热成灾”;而北方地区却是雨水不断,东北地区更是暴雨频繁,造成河水暴涨,“水漫金山”,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
材料二:2013年8月1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1)图中甲、乙两地形成高温天气的原因有何差异?
(2)专家认为,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造成今年夏天北方大水南方酷热的自然原因之一.试从积雪冰川的多少与地温、气温、季风环流的联系角度,分析其中的原理。
(3)请简要分析今年夏天南方电力供应形势比往年同期更加严峻的原因有哪些?
3、自古以来,“南方丝绸之路”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贸易通道。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地形地势特征对其河流特征的影响。
(2)说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基本沿山间谷地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原因。
(3)简述我国云南省地形特征对区域农业活动的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