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渔家傲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下面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 . 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 . “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2、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正面揭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D .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
3、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内容赏析有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开篇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 . “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连那南飞的衡阳雁也掠空而过,不愿作片刻的停留。 C . 这首诗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D . 词中的“长烟落日”,与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都是描写了塞外壮阔苍茫的奇异风光。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给加线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下:       。         千             。

      管:       。         不             。

2、《渔家傲·秋思》作者是      朝文学家      (姓名)。

3、名句填空。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②千嶂里,      。                 (范仲淹《渔家傲》)

③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    (范仲淹《渔家傲》)

4、用“‖”划分下面诗句的诵读节奏。

长 烟 落 日 孤 城 闭

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            ”是羁旅之人对故乡的思念;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            ”是夜不能寐的守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6、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来表达征人归心切,思乡迫,破敌功未成,把酒难释怀之意的句子是            

7、唐朝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被眼前的奇异风光所震撼,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边塞军中也对这奇异风光作过描写,其诗句是:

 “             。”

8、《渔家傲》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9、《渔家傲·秋思》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同的诗句是            

10、就表达方式而言,《渔家傲·秋思》这首词的上阙运用了       ,下阙运用了       。

11、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三、阅读理解(共1小题)

1、读《渔家傲•秋思》,回答下列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渔家傲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