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共8小题)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ié      据   duō      嗦    zhàn      桥   shà      白   赔cháng      

      蛎    lán      褛   qiào      开   chà      异   阔chuò      

2、给下面各字注音并记住他们的意思。

      :拮据,缺少钱。

      :养牲畜的竹木栅栏:马栈2栈道本文用此义3栈房:货栈。

      :极,很:煞费苦心,煞白。

      :把棍棒或刀、锥等的一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扳(或压)另一头:撬石头。

牡蛎      :软体动物,肉柔软,供食用,又能提制蚝油。也叫蚝。

褴褛      :指衣服破烂。

3、辨析下列各字并组词。

       绰       砺       拮       褛       牡       皱      

       踔       蛎       诘       缕       杜       雏      

4、本文选自      ,作者是            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5、下列各组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 . jié据jū     zhàn桥     白shā B . qiào开     chà异      C . cháng    阔chuò     lán D . bèi     别shù     duōsuo
6、下面各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 guān 拮据jū 军guàn 维gōng B . 钱zhuàn 虚qiān 反jié 鹃dù C . 次lǚ述lǚ 囔 dū 车shà D . 蹋zāo 无lài 占jù 女婿xu
7、依次填入句中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      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②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      ,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③对于叔叔回国这桩     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④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母亲有点     , 就问:“哪个于勒?”

A . 分文不值 为期不远 十拿九稳 迟疑不决 B . 一干二净 为期不远 十拿九稳 莫名其妙 C . 一干二净 指日可待 大快人心 捉摸不透 D . 分文不值 指日可待 大快人心 烦躁不安
8、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 B .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C .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D . 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

二、能力提升(共10小题)

1、辨析下列各组两个词的含义

①恭维   恭敬  ②郑重  慎重  ③端详  端量 ④阔绰  阔气

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①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福音书:      

②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计较:      

③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文雅:      

④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郑重其事:      

3、下面三组句子,各表现了母亲在希望破灭时怎样的心理?

①母亲也怕起来,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②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③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

4、通过阅读本文,说说本文主要刻画了那些人物,“我”(即若瑟夫)在文中起何作用?

5、文章开头在写了菲利普一家的家境后,不接着就介绍于勒,而是写他们一家星期天到海边栈桥散步的习惯,写父亲永不变更的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6、文章中关于于勒去美洲前后的情况,是运用什么方法交待的?这部分内容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7、写二姐婚事的成功,全家决定举行婚礼之后到哲尔赛岛旅行。这与整个故事情节有什么关系?

8、安排两位先生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这样一个细节,作用是什么?

9、“我”给于勒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一段描述,对表现主题起什么作用?

10、假设课文中出现的“于勒”是假的,这一切都是真正的“有钱的于勒”买通船长演出的一曲双簧戏。当真“于勒”为“若瑟夫”的言行而感动,拿着支票来到菲利普一家人面前时,请你发挥自己的想像,描绘一下菲利普夫妇的神态和心理。(不少于200字)

三、阅读理解(共1小题)

1、阅读《我的叔叔于勒》选段 

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 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2)十年中,“我”的父亲那“与日俱增”的“希望”是什么?照你看,在对待于勒的基本态度上,父亲与母亲有无不同?

(3)“我”全家人出发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的心情?(用选文中的话作答)

(4)选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分别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5)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

(6)对“我”心里默念的话,如何理解?

(7)本文中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举例说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